[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36231.1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6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蒙;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地址: | 25001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用植草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包括下凹设置的沟体,所述沟体内设有支撑斗,所述支撑斗为双层结构,所述支撑斗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斗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植被槽,相邻的植被槽之间设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上设有漏水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支撑斗与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沟体处结构更加稳固,不会轻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状况,雨水等沿着漏水槽上的漏水孔进入内壳,当水量较大,漏水孔排放不及时时,沿着下方的导水道加速进入外壳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是一种用于种植绿草解决长期的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的一种植草沟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项目中的一种保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工程建设,且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植草沟中。
现有的植草沟透水有限,不能及时对积水进行排出,排出效率较低,长时间的堆积,容易对植被造成烂根,严重影响植被的使用寿命,而且植被的树叶杂枝等,会对水沟造成杜塞,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包括下凹设置的沟体,所述沟体内设有支撑斗,所述支撑斗为双层结构,所述支撑斗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斗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植被槽,相邻的植被槽之间设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上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内壳连通,所述内壳的底部铰接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远离与内壳铰接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倾斜向下的一端设有导水道,所述导水道与间隙连通,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阻挡板的下方,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封闭,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垂直于连接管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网设置有两个,相邻的过滤网之间设有吸附层。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置在过滤网的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内壳上设有与阻挡板配合的弹性凸起。
作为改进,所述阻挡板与内壳之间设置扭簧,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阻挡板与内壳卡合封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支撑斗与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沟体处结构更加稳固,不会轻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状况,雨水等沿着漏水槽上的漏水孔进入内壳,当水量较大,漏水孔排放不及时时,沿着下方的导水道加速进入外壳内;阻挡板的设置,在内壳内相对保水进行存储,经过过滤网对大颗粒杂质进行拦截,检修口定期去清掏,底部的排水管用于将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支撑斗,2、内壳,3、外壳,4、支撑板,5、植被槽,6、漏水槽,7、漏水孔,8、阻挡板,9、导水道,10、连接管,11、过滤网,12、排水管,13、吸附层,14、检修口,15、弹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6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板倾角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室逃脱屋整体布置用拼接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