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红外无热化长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30615.2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谢礼洪;屈立辉;张清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热化 镜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无热化长焦镜头,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置有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弯月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弯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弯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双凸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双凹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弯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双凸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双凹透镜、反射镜;第一双凸透镜与第一双凹透镜相互胶合密接成第一胶合组,第二双凸透镜与第二双凹透镜相互胶合密接成第二胶合组;本镜头焦距长,探测距离远,可昼夜工作,适应宽温度变化,结构紧凑、分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无热化长焦镜头,属于光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系统应用于复杂温变环境时,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使光学件及机械件产生形变,同时光学玻璃材料折射率也会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像面产生离焦,成像质量产生极大下降,尤其对于长焦系统更为严重。因此急需进行近红外无热化光学系统的研发设计。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红外无热化长焦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红外无热化长焦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置有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弯月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弯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弯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双凸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双凹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弯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双凸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双凹透镜、反射镜;
第一双凸透镜与第一双凹透镜相互胶合密接成第一胶合组,第二双凸透镜与第二双凹透镜相互胶合密接成第二胶合组。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镜置于第二胶合组与成像靶面之间,反射镜表面镀有高反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弯月透镜采用低色散玻璃材料,满足n小于1.5同时ν大于75的要求,n为材料折射率,ν为材料阿贝数。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的分布结构为摄远型光路,光学系统焦距为f’=330mm,适用波段为0.7μm~1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月透镜、第二弯月透镜、第三弯月透镜、第一胶合组、第四弯月透镜、第二胶合组的光焦度依次为φ1、φ2、φ3、φ4、φ5、φ6,归一化取值范围为1.5<φ1<2,-2.5<φ2<-2,2<φ3<2.5,-2.5<φ4<-2,2<φ5<2.5,-5.5<φ6<-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焦距长,探测距离远,可昼夜工作,适应宽温度变化,结构紧凑、分辨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学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60℃时MTF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40℃时MTF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时MTF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在0℃时MTF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在-20℃时MTF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在-40℃时MTF曲线图。
图中:L1-第一弯月透镜;L2-第二弯月透镜;L3-第三弯月透镜;L4-第一双凸透镜;L5-第一双凹透镜镜;L6-第四弯月透镜;L7-第二双凸透镜,L8-第二双凹透镜;L9-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30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质门内部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防水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