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27463.0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尚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下 隧道 扩张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内芯和外套管,支撑内芯可分离地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支撑内芯的头端设有扩皮尖端,支撑内芯的尾端可分离地设有手柄。使用时,支撑内芯不和人体组织接触,整个手术过程只有外套管与人体组织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本方案中的皮下隧道扩张器采用医用级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杜绝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
背景技术
人工血管广泛用于治疗血管外科、血液透析科,血管破裂、缺失和功能失功的患者,例如,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需进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在植入人工血管时临床主要使用皮下隧道器,通过使用皮下隧道器将人工血管完全引入皮下固定,通过缝合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从而建立血管通路。
现有的皮下隧道器一般是由不锈钢等金属材质构成,使用时,先将不锈钢皮下隧道器穿过皮下组织,再将外套管连接在不锈钢皮下隧道器的一端,反向抽出不锈钢皮下隧道器,带动外套管进入到皮下组织,再将人工血管沿着外套管引入至皮下组织,完成静脉段人工血管的植入,然后第二次使用不锈钢皮下隧道器完成动脉段人工血管的植入。使用时,不锈钢皮下隧道器需直接与人体接触,由于不锈钢皮下隧道器非无菌方式提供,两次使用前均需消毒,若消毒不彻底,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皮下隧道器反复使用并和人体组织接触,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包括支撑内芯和外套管,支撑内芯可分离地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支撑内芯的头端设有扩皮尖端,支撑内芯的尾端可分离地设有手柄。
进一步地,支撑内芯的尾端设有螺纹,手柄和支撑内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和扩皮尖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支撑内芯的两个端部的轴向方向夹角范围是60度到180度。
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和外套管的外径范围是8至11毫米。
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和外套管的长度范围是20至45厘米。
进一步地,支撑内芯、外套管和手柄的材料是ABS塑料或PV塑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时,支撑内芯不和人体组织接触,整个手术过程只有外套管与人体组织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本方案中的皮下隧道扩张器采用医用级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杜绝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皮下隧道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内芯;2-外套管;3-扩皮尖端;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7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环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瓦楞纸箱用提手自动吸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