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21936.6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8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骏鹏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54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自动 排污 以及 死虾虾壳 分离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养殖池内壁或外壁的虾壳收集结构、设于养殖池外侧的自动排污结构和养殖池,其中养殖池、虾壳收集结构和自动排污结构在水平位置由高到低一字排列,养殖池池底排污管通过引水管把养殖污水和虾壳、死虾排入到虾壳收集框内,虾壳收集框把虾壳、死虾拦截在虾壳收集框内,而活虾则可以通过虾壳收集框上的活虾出逃口穿过养殖池池壁孔游回养殖池内,污水则顺着溢流排水管和排水箱进水管进入到排水箱内,排水箱再通过虹吸方式向外排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自动排水、排污功能的同时能有效的分离和收集养殖池中的虾壳与死虾等固体残渣颗粒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中,如何进行高效排污、如何将养殖水体中虾壳、死虾和残饵粪便等污物分离出系统外是决定循环水水产养殖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常见的排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大循环水水泵流量,让养殖池水体快速换水来达到排污效果,这种方法通常比较耗电,而且养殖水体水质浮动变化大,容易让鱼虾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水产养殖;另外一种是定期拔排污管进行大排放,大换水,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手动拔排污管进行排污,养殖规模大的时候给养殖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以上两种排污方法都没有虾壳收集过滤装置,容易将虾壳、死虾、残饵等大颗粒污染物排到循环水系统水处理微滤机里,会增加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滚筒微滤机的运行能耗与维护成本,同时增加生物滤池的生化负担,给整个循环水养殖系统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研发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水、排污兼顾把死虾、虾壳分离去除还能防止活虾逃逸的装置,对于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化和完善循环水养殖排污技术和虾壳收集分离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产养殖池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养殖池内壁或外壁的虾壳收集结构、设于养殖池外侧的自动排污结构和养殖池,所述虾壳收集结构包括收集容器、引水管、虾壳收集框、活虾出逃口、收集容器排水管;所述虾壳收集框内置于收集容器内;所述活虾出逃口设于虾壳收集框的顶部且贯穿于虾壳收集框和收集容器;所述引水管穿过收集容器内置于虾壳收集框内;所述收集容器排水管设于收集容器最低处;
所述自动排污结构包括排水箱、排水箱进水管、水位上升斜管、辅助排水管、空气室、排气管、主排水管、排水水位调节管、溢流水位调节管、溢流排水管、大气连通管、排水箱外排水管,其中水位上升斜管、辅助排水管、空气室、排气管、主排水管内置于排水箱内;所述溢流排水管部分内置于排水箱内且所述溢流排水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溢流水位调节管相接,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管相接;所述排水箱进水管与水位上升斜管相接;所述空气室与水位上升斜管相接,所述主排水管与空气室相接;所述排气管与空气室相接;所述辅助排水管的一端与水位上升斜管的顶部相接,另一端与排气管相接;所述排水水位调节管的一端与空气室相接,另一端延伸出排水箱外;所述排水箱外排水管设于排水箱的箱壁上,且排水箱外排水管与排水箱的底部保留一段距离;
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池进水口、养殖池池壁孔、养殖池底排污管、养殖池池底抽污管;
所述虾壳收集结构和自动排污结构通过收集容器排水管与排水箱进水管相接连通以及通过溢流排水管相接连通,组成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且通过接入养殖池组成自动排污以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系统;所述自动排污结构和养殖池通过排水箱进水管与养殖池底排污管相接连通组成养殖池自动排污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骏鹏,未经陈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1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