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猴窝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4683.1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纪文静;夏柏汉;马宁;邓春山;路中华;李梦奇;郭明;王静怡;林剑邦;张誉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猴窝,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包裹模拟区;所述壳体后部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猴窝,适用于非人灵长类刚出生幼猴栖息的设备,结构简单,主要搭配保育箱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喂养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猴窝。
背景技术
在猴子的繁育过程中,会常常碰到母猴难产、需要兽医及实验人员通过助产方式,把幼猴从母亲体内取出。但很多临床实践发现,母猴在非自然分娩的情况下,往往会不认自己的幼崽,从而出现弃养的现象,此时小猴就需要放到保育箱进行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幼猴无法像其他小猴一样时刻被母猴拥抱和呵护,因此会出现安全感缺失的情况,往往表现为睡眠不安稳、颤抖、惊叫,并喜欢钻到保育箱的角落里寻求安全感。
目前的保育箱等装置无法满足上面特殊情况下的幼猴需求,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此类栖息装置,以更好地保障幼猴的健康成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猴窝,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非人灵长类刚出生幼猴栖息的设备,结构简单,主要搭配保育箱进行使用,以满足刚出生、需人工喂养的幼猴栖息的基本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猴窝,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具有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包裹模拟区;
所述壳体后部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
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腔体连通。
可选的,所述包裹模拟区为半圆弧结构,半圆弧结构开口向上设置。
可选的,所述包裹模拟区内侧垫有垫巾,所述壳体的上板上设置有悬挂槽,所述垫巾上部设置在悬挂槽内。
可选的,所述悬挂槽为U型,U型向前部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垫巾为柔性材料。
可选的,所述壳体后部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形成直角棱。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上板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设置在所述腔体上方。
可选的,所述壳体前部包括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倾斜设置形成渐收式的所述入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倾斜形成V形结构;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二前侧板外侧分别与对应的侧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具有包裹模拟区的壳体和直角三角形结构,保证了猴窝有效的模拟包裹环境,同时可以放置在保育箱内,作为非人灵长类刚出生幼猴栖息的设备,主要搭配保育箱进行使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以图片等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猴窝正面开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猴窝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猴窝切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4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包机驱动装置的驱动电路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粉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