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4347.7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8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傅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检测 设备 | ||
1.一种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上的充放电接口和电池连接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电池检测端口和第二电池检测端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池检测端口连接的第一电池检测模块和与所述第二电池检测端口连接的第二电池检测模块;所述主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池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检测模块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放电接口和所述电池连接接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充放电接口和所述电池连接接口的通断;所述第一电池检测端口和第二电池检测端口均设有若干个同排设置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池检测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二电池检测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电池检测端口上的各个连接端子与一个第一检测电路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检测端口上的各个连接端子与一个第二检测电路对应连接;各个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各个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均包括充电信号输出端和放电信号输出端;各个第二检测电路的充电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出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各个第二检测电路的放电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出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各个第一检测电路的充电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电路连接;各个第二检测电路的放电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所述主板连接的电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指示灯模块和电源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显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接口和所述电池连接接口均为设有通孔的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温度检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充放电接口的电压和所述电池连接接口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通信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锂电池保护芯片、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锂电池保护芯片的正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第一电池检测端口上的一个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锂电池保护芯片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检测端口同一方向上的另一个相邻的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D引脚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C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锂电池保护芯片、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正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均与所述第二电池检测端口上的一个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检测端口同一方向上的另一个相邻的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D引脚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锂电池保护芯片的OC引脚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MOS 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43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桥壳打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桥壳打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