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流湿地集水管打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90067.5 | 申请日: | 202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鹏 |
| 主分类号: | B26D7/02 | 分类号: | B26D7/02;B26F1/16;B26D7/20 |
| 代理公司: | 山东高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98 | 代理人: | 刘海艳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流 湿地 集水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流湿地集水管打孔装置,主要涉及施工工具领域。包括直立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水平延伸的横轴,所述横轴上铰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有控制杆,所述安装杆上用于固定电钻,所述安装杆的下方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直线延伸的长条板且与横轴平行,所述导向板上等距的设有标定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快速省力的对给水管进行钻孔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潜流湿地集水管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床主要由生态填料层和防渗层组成,生态填料包括细填料、粗填料,在结构上需要具备配水区和集水区。为了给湿地床内持续的供水,保持生态稳定,在湿地床内埋设有给水管,通过给水管的一端连通集水渠,实现补水。给水管一般采用塑料管,在施工前需要在给水管上等距的钻孔。现有的钻孔操作多为手持电钻钻孔,由于钻孔数量大,劳动强度很高,且孔的分布、位置都难以掌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流湿地集水管打孔装置,它可快速省力的对给水管进行钻孔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潜流湿地集水管打孔装置,包括直立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水平延伸的横轴,所述横轴上铰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有控制杆,所述安装杆上用于固定电钻,所述安装杆的下方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直线延伸的长条板且与横轴平行,所述导向板上等距的设有标定条。
所述安装杆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导向板上的托块,所述托块为两根直柱体且对称设置,托块的向对面上设有倒角斜面。
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十字型管夹与同侧的立柱固定,所述安装杆亦为两根且呈三角形,所述安装杆与控制杆相邻的一端并拢且另一端分离,两根安装杆之间的三角形空位用于固定电钻。
所述安装杆远离控制杆的一端固定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为尾端向下倾斜的条形斜板,所述辅助板的底端通过控制杆的转动能够与地面接触,所述辅助板顶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配重块。
所述导向板的下方设有垫条。
所述导向板上还设有与其配合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托件、卡件,所述托件的顶面居中设有下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直立延伸的螺柱,所述螺柱的底端与托件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卡件的中部设有与弧形槽相对的弧形板,所述螺柱贯穿卡件,且螺柱上螺纹配合有蝶形螺栓,所述托件的底侧端面上固定有两个档件,两个档件相对弧形槽对称设置,所述档件之间的间距与导向板的宽度相适应。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装置进行打孔,能够对孔距和透水孔的整齐度实现较好的控制,且基于缸杆的效应而让打孔操作省力方便,显著提高打孔质量和打孔效率,对于给水管多排密集的打孔操作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鹏,未经叶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0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