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料的防污染型二氧化碳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71465.2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4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利;叶永峰;胡鸿达;任宝龙;王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朗森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3/00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智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1 | 代理人: | 周少华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污染 二氧化碳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防污染型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和箱门,所述箱门安装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的前侧,通过箱门的开启对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内的物品进行拿取和放置,所述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承托板,为物品提供摆放支撑面,且承托板的中部贯穿有支撑杆。该便于取料的防污染型二氧化碳培养箱设置有圆形的承托板和支撑杆,承托板可在支撑杆的外侧进行旋转,从而可将承托板深处位置转出,方便对其上方的物品进行操作,且在箱门打开后承托板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自动向外伸出,后续通过转动承托板使得对物品的操作始终保持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的外侧,避免对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内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培养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取料的防污染型二氧化碳培养箱。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培养箱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培养装置,通过其内部生产的二氧化碳以及对环境温度等状态的控制形成类似的细胞生长环境,对相应生物进行培养和观察,但现有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对物品进行摆放或拿取时,箱体深处的物品摆放和拿取较为不便,且在操作时容易碰倒物品,物品洒落在承托板上造成污染,后续清洗液较为不便,且在箱体内部进行操作也容易对箱体内壁等造成污染,影响后续的培养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防污染型二氧化碳培养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对物品进行摆放或拿取时,箱体深处的物品摆放和拿取较为不便,且在操作时容易碰倒物品,物品洒落在承托板上造成污染,后续清洗液较为不便,且在箱体内部进行操作也容易对箱体内壁等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料的防污染型二氧化碳培养箱,包括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和箱门,所述箱门安装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的前侧,通过箱门的开启对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内的物品进行拿取和放置,所述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承托板,为物品提供摆放支撑面,且承托板的中部贯穿有支撑杆,并且承托板的俯视截面呈圆形结构设计,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有限位圈,且限位圈位于承托板的上下两侧,将承托板在支撑杆上的高度位置进行限位,承托板嵌套设置在支撑杆的外侧,通过承托板在支撑杆外侧的旋转可对不同位置承托板上的物品进行拿取和摆放,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活动块,且活动块设置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的内部和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之间构成前后滑动结构,所述活动块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为活动块提供前推力,箱门打开后第一复位弹簧将推动活动块移动,使承托板伸出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和承托板的内壁相贴合对承托板的旋转进行限位,且限位块的内端连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为传动杆提供内推力,所述传动杆的内端设置有顶出机构,控制传动杆的移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箱门的后侧表面设置有滑板,且滑板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构成,并且滑板的高度位置和承托板的高度位置相同,通过滑板对承托板进行挤压,将其推入到二氧化碳培养箱主体内,减小承托板和箱门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述承托板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且承托板的竖直中心线和支撑杆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设置,使承托板能绕支撑杆进行稳定的旋转。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用于为摆放的物品提供限位,且放置槽的在承托板的表面均匀分布设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圈和支撑杆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限位圈朝向承托板的一侧设置有滚珠,减小承托板旋转时和限位圈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的内端呈倒“T”形结构设计,且传动杆和限位块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限位块以支撑杆的中心为圆心等角度设置,提高限位块对承托板的限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朗森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朗森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71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光摄像头
- 下一篇:导引式治具板及应用嵌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