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息肉结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2361.5 | 申请日: | 202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钟瑞妹;刘加宁;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瑞妹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息肉 结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息肉结扎装置,包括内镜连接杆,所述内镜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释放端部,且释放端部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头,所述释放端部的内部设有卡槽,且卡槽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有释放绳;拆卸孔,其开设在所述释放绳与释放端部的连接处;活动球,其设置在所述卡块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动球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孔;固定孔,其开设在所述弯钩头的表面。该息肉结扎装置,设置的弯钩头能够将息肉蒂部向外钩取,便于对息肉蒂部进行结扎,并且弯钩头可通过释放端部与内镜连接杆快速进行拆卸,避免因传统方式使用尼龙绳或金属夹对息肉蒂部进行结扎而产生的相应弊端,提高息肉结扎的效率,并且结扎效果进行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息肉结扎装置。
背景技术
结扎法是将线缠扎于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肉分界处,使病变部位坏死脱落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息肉切除手术中被广泛使用,由于息肉的蒂部中间通常具有较粗的动脉血管,如果直接通过电切器械进行切除,患者很容易出现大出血,一般需要通过结扎装置对蒂部进行结扎,然后再切除息肉,这样安全性就很高。
现有的息肉结扎装置通常为金属夹和尼龙圈,金属夹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数枚,并且不能从一侧完全封闭蒂的根部,操作不方便,而尼龙圈在结扎息肉后有长长的尾端留在息肉周边,容易影响到后续息肉切除,为此,我们提出息肉结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息肉结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息肉结扎装置通常为金属夹和尼龙圈,金属夹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数枚,并且不能从一侧完全封闭蒂的根部,操作不方便,而尼龙圈在结扎息肉后有长长的尾端留在息肉周边,容易影响到后续息肉切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息肉结扎装置,包括:
内镜连接杆,所述内镜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释放端部,且释放端部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头,所述释放端部的内部设有卡槽,且卡槽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有释放绳;
拆卸孔,其开设在所述释放绳与释放端部的连接处;
活动球,其设置在所述卡块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动球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孔;
固定孔,其开设在所述弯钩头的表面;
结扎绳,其设置在所述弯钩头的上方,所述弯钩头与结扎绳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头,所述结扎绳的内侧固定有固定卡杆;
按钮,其固定在所述释放绳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内镜连接杆还设有:
内镜主体,其设置在所述内镜连接杆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按钮在内镜连接杆上实现滑动移动,且按钮与释放绳构成L字型结构,所述释放绳与卡块固定连接,且卡块与释放绳的水平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球体结构,且卡块的尺寸小于拆卸孔的尺寸,并且卡块与卡槽外形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球关于卡块的球心呈上下对称分布,且活动球与限位孔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孔依次贯穿于释放端部和内镜连接杆的内部,同时限位孔与释放端部和内镜连接杆均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镜连接杆通过释放端部与弯钩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释放端部通过活动球和卡槽与释放绳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结扎绳通过固定卡杆、固定孔与弯钩头相互卡合,且固定孔沿弯钩头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并且固定卡杆沿结扎绳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同时固定卡杆与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瑞妹,未经钟瑞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2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培育用食用菌架
- 下一篇:一种角度式搅拌轮的铝合金除气搅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