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55578.3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廖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裕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1C51/00;G01C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刘茂龙 |
| 地址: | 710115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加工 智能 板形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包括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横板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皮带与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中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水平仪,所述框体下端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且转动辊的数量为五个。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检测装置、升降板、转动辊和驱动电机,达到了检测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板形仪不具备检测效果好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
背景技术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但是板材冷轧的过程中对于板形的控制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其中涉及到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而现有的板形仪不具备检测效果好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具备检测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板形仪不具备检测效果好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包括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横板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皮带与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中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水平仪,所述框体下端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且转动辊的数量为五个,最右侧所述转动辊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框体内表面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左端的内表面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动板,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按压辊,所述浮动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框体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托板,且托板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横板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池盒,且电池盒为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且蓄电池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充电孔。
优选的,所述横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横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为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检测装置、升降板、转动辊和驱动电机,为使检测效果好,检测前人们先通过水平仪观察框体的平衡度,是否达到水平,当水平仪中的气泡向左侧偏移,那么框体就是左高右低,此时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左侧的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左侧的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左侧的滑块在滑槽的内腔向右侧滑动,滑块带动左侧活动板的底部向内侧运动,当水平仪中的气泡向右侧偏移,同理控制右侧的伺服电机工作,直至水平仪内腔的气泡居中,通过这种方式使框体自动找平,再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最右侧的转动辊转动,将板材通过右侧的托板推入将其向左侧输送,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电动伸缩杆伸缩,电动伸缩杆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使按压辊的底部接触到板材,板材在向左侧持续输送的同时,其弯曲度会通过按压辊传输到浮动板,检测装置检测到浮动板有浮动,那么板材就有曲度进而校准作业,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达到了检测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板形仪不具备检测效果好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裕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万裕久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5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