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耳眩晕的透皮贴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1036.9 | 申请日: | 202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2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剑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P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眩晕 透皮贴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耳眩晕的透皮贴剂,包括背衬层,所述背衬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半球型槽,所述半球型槽内通过第一粘接层粘接有压球壳,所述压球壳内部卡接有压球,所述背衬层的下表面外沿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粘层;所述背衬层上每100平方厘米均匀分布有直径为0.1mm的孔不少于2100个;所述第一粘接层为环氧树脂胶材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粘接层凝固后较为坚硬,能够防止半球型槽在按压时的形变,还可防止压球壳及压球的偏移,从而避免穴位压豆的偏移,保证治疗效果;压球壳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防止压球受力过大而破碎,同时还可防止压球对皮肤表面的过度压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皮贴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耳眩晕的透皮贴剂。
背景技术
耳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采用耳穴压豆等的方式做为辅助治疗。
而耳穴压豆的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即可。
然而这种传统的方式会由于胶布上没有专门的压豆固定结构,因而在按压时压豆易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偏离穴位,起不到耳穴压豆的辅助治疗效果;此外,胶布上没有缓冲保护机构,如不慎用力过大则会导致压豆破裂和皮肤刺痛的情况发生。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治疗耳眩晕的透皮贴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耳眩晕的透皮贴剂,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然而这种传统的方式会由于胶布上没有专门的压豆固定结构,因而在按压时压豆易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偏离穴位,起不到耳穴压豆的辅助治疗效果;此外,胶布上没有缓冲保护机构,如不慎用力过大则会导致压豆破裂和皮肤刺痛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耳眩晕的透皮贴剂,包括背衬层,所述背衬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半球型槽,所述半球型槽内通过第一粘接层粘接有压球壳,所述压球壳内部卡接有压球,所述背衬层的下表面外沿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背衬层上每100平方厘米均匀分布有直径为0.1mm的孔不少于2100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粘接层为环氧树脂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球壳为硅橡胶材质,且所述压球壳的下端开设有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压球为王不留行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粘接层为丙烯压敏胶黏剂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粘层为格拉辛硅油纸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环氧树脂胶材质的第一粘接层凝固后较为坚硬,能够防止半球型槽在按压时的形变,还可防止压球壳及压球的偏移,从而避免穴位压豆的偏移,保证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硅橡胶材质的压球壳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防止压球受力过大而破碎,同时还可防止压球对皮肤表面的过度压紧;
(3)、本实用新型丙烯压敏胶黏剂材质的第二粘接层无需借助于溶剂、热量或其他手段,只需施以轻度指压,便可与被粘物紧密粘接的胶黏剂,而且揭开后一般不影响被粘物的表面,因而便于该透皮贴剂在皮肤上的粘接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剑,未经吕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1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齿式残膜捡拾滚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肥料原料混合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