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夯机鹤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15071.5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君;包奇;方佳泳;王平;刘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吕鑫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夯机鹤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夯机鹤头结构,包括固定于臂架顶部的鹤头本体,所述鹤头本体与所述臂架同向且向外延伸,所述鹤头本体具有主体为桁架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上装设有供钢丝绳通过的滑轮,所述桁架之间横纵连接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中空结构。上述强夯机鹤头结构,既具有桁架离散、吸收冲击和振动的优点,又具有箱体结构抗弯、抗扭、抗压能力强的优点,因此非常符合强夯机鹤头的要求,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并且质量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夯机鹤头结构。
背景技术
强夯机工作时,利用臂架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释放,利用夯锤的自由下落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达到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地基压缩性、改善抗震能力和消除地面湿陷性的目的,因此夯锤的提升高度对夯击性能和夯击效率有着重大影响,鹤头结构是根据强夯机的特殊工况设计,鹤头一般为仰角式前探结构,在相同臂架高度下,安装有鹤头的臂架可以使夯锤提升高度有效增加。
强夯机整机的自重和各构件的重量密切相关:一方面,要使各结构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各机构的重量在满足要求下尽量小,从而减小整机的重量。由于鹤头安装在强夯机臂架装置的顶部,是臂架上承受和传导重锤夯击能的重要结构,所以鹤头的强度和稳定性对整车的稳定性和夯击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有的鹤头结构有两种:1.起重机臂架鹤头,通过螺栓或者销轴与起重机臂架固定到一起,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强夯机夯锤释放时冲击大,并且频率高,因此容易造成螺栓和销轴的松动脱落,易发生安全事故;2.板焊式鹤头,强夯机工作时冲击、振动大并且频率高,此结构因不具备离散、吸收冲击和振动的能力,因此容易发生开焊、开裂问题,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另外此结构存在质量大,中间筋板焊接困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强夯机鹤头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夯机鹤头结构,既具有桁架离散、吸收冲击和振动的优点,又具有箱体结构抗弯、抗扭、抗压能力强的优点,因此非常符合强夯机鹤头的要求,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并且质量轻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夯机鹤头结构,包括固定于臂架顶部的鹤头本体,所述鹤头本体与所述臂架同向且向外延伸,所述鹤头本体具有主体为桁架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上装设有供钢丝绳通过的滑轮,所述桁架之间横纵连接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臂架具有变截面形式,所述鹤头本体与所述臂架相接处平滑过渡以延续所述变截面形式。
优选地,所述鹤头本体与所述臂架中心线夹角为130°~140°。
优选地,所述滑轮包括装设于第一滑轮轴且位于所述鹤头本体后部的第一滑轮以及装设于第二滑轮轴且位于所述鹤头本体前部的第二滑轮组。
优选地,所述内箱体与所述臂架之间设有第一滑轮安装架,所述第一滑轮轴装设于所述第一滑轮安装架。
优选地,所述内箱体两侧设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于侧面同时覆盖所述臂架和所述内箱体。
优选地,所述内箱体和所述外侧板设有同轴的圆孔,所述圆孔装设有轴套,所述第二滑轮轴装设于所述轴套。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处的第一挡绳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轮组处的第二挡绳杆。
优选地,所述鹤头本体焊接固定于所述臂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5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