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絮体再絮凝悬浮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813556.0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虹;邱顺凡;唐清畅;谢立祥;贺卫宁;樊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体再 絮凝 悬浮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絮体再絮凝悬浮过滤装置,包括:池体,池体的内腔分隔为絮凝区、沉淀区、过滤区及储水区。絮凝区的上端与沉淀区的上端连通,沉淀区和过滤区的底部连通形成排泥区,过滤区的上端与储水区连通。絮凝区内设有进水回泥再絮凝系统,进水回泥再絮凝系统分别连通外部的污水供给系统和排泥区,以使待处理的污水进入及沉淀截留过滤产生的污泥回流至絮凝区,并在絮凝区内形成上下循环流动以充分搅拌、反应。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的工艺组合,装置前端设置絮体再絮凝区,通过投加混凝剂与污水中颗粒物质发生絮凝反应,从而大大提高沉淀区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大幅提升出水水质,延长过滤区的运行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絮体再絮凝悬浮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降落地面后又冲刷了屋面、道路等不透水面上的污染物,使其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合流制污水中包含雨水、生活污水,甚至工业废水,具有三种污水的污染特征,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成分复杂。初期雨水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直接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目前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成因。
悬浮物是初期雨水和合流制溢流污水中污染物附着的重要载体,也是水体污染物的重要输出形态。因此去除悬浮物是降低水污染负荷的有效途径,因过滤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在初期雨水和合流制溢流污水处理方面逐渐受到关注。
国内目前针对初期雨水和合流制溢流污水中悬浮物的主要去除机理为沉淀或过滤。例如专利号为CN105040804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漂浮式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包括:引流通道,向下引流来自进水口的水体;悬浮物分离区,包括上向流过滤水体的过滤通道以及填充在所述过滤通道内的漂浮滤层;沉淀区,位于悬浮物分离区下方,用于收集被悬浮物分离区过滤的杂质。该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动力,能去除水中部分悬浮物及其上附着的其他污染物,但过滤精度较低,污染物去除效果有限,漂浮滤层顶部设置的挡板导致滤层易堵塞,过滤阻力损失大,滤层冲洗效果差,需要频繁进行反冲洗以恢复滤层的过滤性能。
例如专利号为CN20916171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一体化沉淀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区体及隔墙,将区体内空间分割为沉淀区、过滤区及设备间,沉淀区上部设有进水口,沉淀区与过滤区的隔墙上部设置溢流槽和出水管,出水管连通过滤区下部,过滤区的中部设有滤板,滤板上设有透水孔,滤板上铺设石英砂,过滤区上部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通过排水管连接排水槽。该装置集成沉淀、过滤功能,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出水水质较好,但装置结构复杂、沉淀区易短流,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过滤阻力较高,水头损失大,滤层易堵塞,仅设置水冲洗,利用滤层上部滤后水冲洗的水头不足,冲洗强度不够,滤层冲洗作用有限,影响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絮体再絮凝悬浮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絮凝、沉淀及过滤效率低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絮体再絮凝悬浮过滤装置,包括:池体,池体的内腔通过隔墙依次分隔为用于使絮体循环流动再絮凝的絮凝区、用于使絮凝区溢出的污水沉淀分离的沉淀区、用于使沉淀分离后水体中的杂物拦截过滤的过滤区、用于存储部分过滤后溢出水体的储水区;絮凝区的上端与沉淀区的上端连通,沉淀区和过滤区的底部连通形成排泥区,以使溢入沉淀区的污水在沉淀区内形成向下流动的下向流后,再在过滤区内形成向上流动的上向流,过滤区的上端与储水区连通;絮凝区内设有进水回泥再絮凝系统,进水回泥再絮凝系统分别连通外部的污水供给系统和排泥区,以使待处理的污水进入及沉淀截留过滤产生的污泥回流至絮凝区,并在絮凝区内形成上下循环流动以充分搅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13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障闸道用防撞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葡萄苗木越冬防寒棉被收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