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加强件及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9545.5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杨艳侠;双运;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 | 分类号: | H01M50/20;H01M50/242;H01M50/507;H01M50/24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加强件,用于连接多个并列放置的模组单元,多个模组单元通过螺杆固定,包括固定板和模组固定板,多个所述模组单元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多个固定板均与模组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的竖直段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侧板,两个所述连接侧板与固定板形成C型结构并与模组单元连接紧固。本实用新型中,将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模组单元上,并通过模组固定板将多个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整体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抗震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加强件及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性的石油资源紧缺与气候环境不断恶化使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发展节约能源与无废物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已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动力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安全可靠对整个系统至关重要。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模组紧凑化要求增高,国标安全要求增高,传统模组结构强度较弱,结构尺寸较为简单,模组抗震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模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池模组加强件,用于连接多个并列放置的模组单元,多个模组单元通过螺杆固定,包括固定板和模组固定板,多个所述模组单元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多个固定板均与模组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的竖直段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侧板,两个所述连接侧板与固定板形成C型结构并与模组单元连接紧固。
将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模组单元上,并通过模组固定板将多个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整体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抗震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水平段与竖直段垂直固定,所述固定板的水平段端部连接有连接侧耳,所述连接侧耳上开设有螺杆固定孔,多个所述螺杆固定孔与螺杆轴线同轴,通过连接侧耳以及螺杆固定孔的设置,提高了固定板与模组单元的连接效果,提高了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竖直段固接有螺柱,所述模组固定板开设有与螺柱对应的腰圆孔,所述螺柱穿过腰圆孔并通过螺母与模组固定板固定。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加强件、模组侧板、螺杆、至少两个模组单元、铜排电气防护盖、铜排,所述模组单元并列放置形成主体模组,所述主体模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模组侧板,所述螺杆贯穿主体模组并与两个模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模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模组固定板,所述主体模组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铜排,所述铜排外侧安装有铜排电气防护盖,通过固定板、模组固定板提高了主体模组的结构强度,将螺杆贯穿主体模组并与两个模组侧板固定连接,提高了模组整体的抗震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组单元包括极片、上固定架、电芯、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并围合形成安装区域,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分别开设有与电芯相适配的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所述电芯位于上安装槽内,所述极片固定设于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通过上下固定架的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螺钉固定提高了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固定架上开设有上固定板孔位、上螺钉固定孔、温感固定槽、上极柱避位孔,所述上固定架上开设有上极柱避位孔,所述上极柱避位孔与上安装槽连通,所述上固定板孔位与固定板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固定架两侧固定连接有上卡扣,所述上固定架通过上卡扣固定连接有极片电气防护盖。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架与上固定架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绝缘板、加热片,所述模组侧板与模组单元之间设有绝缘板,相邻所述模组单元之间设有加热片,通过绝缘板的设置防止短路,通过加热片的设置保证每个模组单元都接触到加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9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管道插入式紫外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树莓派的网络损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