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9163.2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6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朱姿毅;胡海波;朱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流 小区 泥沙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径流收集箱、第二径流收集箱、分流装置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第一径流收集箱和第二径流收集箱相连通,所述第一径流收集箱能够在雨量小的时候进行测量,第二径流收集箱能够在雨量大的时候进行测量。该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设置有第一径流收集箱和第二径流收集箱,当极小径流时,分流至翻斗式雨量计收集径流量,雨量较大时,通过分流传感器自动分流至多孔分流槽,当雨量过大时,并通过多孔分流至下一个集水槽,从而保证径流小区的监测精度,大大提高该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的检测范围,操作更架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土保持径流小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林地面源污染严重,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因此,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建设径流小区样地,以此来观测水土流失程度,便可清晰地认识土壤侵蚀规律。然而,目前径流小区建设虽已趋完善,其小区内径流与泥沙监测方式精度却仍受限严重。
就近年监测方式而言,其主要问题在于:(1)径流池建设过大,造成材料浪费且观测操作不便;(2)径流池偏小溢流严重,测量误差过大;(3)极小雨量,无法测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监测范围有限,操作不方便和精度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径流收集箱、第二径流收集箱、分流装置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分流装置分别与第一径流收集箱和第二径流收集箱相连通,所述第一径流收集箱能够在雨量小的时候进行测量,第二径流收集箱能够在雨量大的时候进行测量,第一径流收集箱与第二径流收集箱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远传流量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远传流量计均与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径流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雨量计、旋转装置、传感器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上端与分流装置相连接,第一进水管的下端与雨量计相对应,且雨量计与采集瓶相对应,所述采集瓶的下端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且旋转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和电机,电机上端设置有旋转盘,且旋转盘上均匀设置有采集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出口端为蜂窝状,所述雨量计的出水口为圆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径流收集箱内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多孔分流槽和集水槽,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上端与分流装置相连接,且第二进水管下端与多孔分流槽相连通,所述多孔分流槽通过排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径流收集箱下端设置有出水口。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该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设置有第一径流收集箱和第二径流收集箱,当极小径流时,分流至翻斗式雨量计收集径流量,雨量较大时,通过分流装置自动分流至多孔分流槽,当雨量过大时,并通过多孔分流至下一个集水槽,从而保证径流小区的监测精度,大大提高该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的检测范围,操作更架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正视图;
图3是径流小区径流与泥沙监测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9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加工用定子铁片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浸漆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