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柱基础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8436.1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5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强;王晓亮;苏衍存;邸学军;顾宝强;吴建平;王军;孟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地址: | 06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柱基础混凝土浇筑装置,钢管柱体和混凝土导流管,钢管柱基础标高之的钢管柱侧壁上设置浇筑孔,浇筑孔上安装导流管支撑器,导流管支撑器包括一个框架,框架内侧贴于钢管柱侧壁设置,框架外侧固接漏斗,该漏斗由左右两侧挡板、底部的斜挡板和后部的直挡板组成;直挡板与框架固接,直挡板底部设有导入管,导入管向所述框架内侧突出并伸入浇筑孔中;导流管出口端设置于漏斗斗仓内,本实用新型实现在地面进行钢管柱混凝土浇筑,不需要设置浇筑平台,减少泵管长度,使混凝土输送行程更短,提高浇筑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柱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柱基础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当前超高层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钢结构支撑柱是钢结构建筑的承重核心。现有技术中钢管柱内部混凝土浇筑通常是从钢管柱顶部浇筑。具体是,设置大型泵车,或者预安装浇筑平台从而提高作业面。将泵车安装到高空平台上,泵管牵引到钢管柱顶部浇筑孔,从钢柱顶部向下灌注混凝土。钢管柱基础位置低,要提升浇筑设备,又低位浇筑,投入的人力物力大,比较麻烦,浪费施工。柱顶导入混凝土流程长,混凝土浆料加速度大,到柱底部容易产生冲击气泡,浇筑效果差。若钢管柱高度较大时,顶部浇筑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方便对钢管柱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柱基础混凝土浇筑装置,钢管柱体和混凝土导流管,钢管柱基础标高之上的钢管柱侧壁设置浇筑孔,浇筑孔上安装导流管支撑器;导流管支撑器包括一个框架;框架内侧贴于钢管柱侧壁设置;框架外侧固接漏斗,该漏斗由左右两侧挡板、底部的斜挡板和后部的直挡板组成;直挡板与框架固接,直挡板底部设有导入管,导入管向所述框架内侧突出并伸入浇筑孔中;导流管出口端设置于漏斗斗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在地面进行钢管柱混凝土浇筑,不需要设置浇筑平台,减少泵管长度,使混凝土输送行程更短,提高浇筑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漏斗前端还设有导流管抱环,抱环由两个软性夹片组成,两夹片至少一端可拆卸连接;抱环固定于安装架上,安装架包括一根与直挡板平行的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滑道的活动端连接,滑道固定端与侧挡板固接。本结构针对导流管采用布质柔性管体的情况,夹片随导流管干瘪而相对闭合,随导流管充盈而相对张开,通过承托高点以及摩擦力减少导流管端部滑动,解决了导流管端部在无人工看守的情况下,由于管体过重而导致端部从漏斗中撤出的问题。
漏斗底部,沿斜挡板方向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与滑道固定端固接。此结构有效提高滑道对抱环的支撑力。
夹片内表面为摩擦系数大的面层。加大抱环与软体的导流管外表面的摩擦力。
漏斗顶部设有压块,压块长度大于等于导流管直径,压块两端设滑块,滑块与导杆滑动连接,导杆竖直固定于侧挡板上。此实例中压块在导流管无输送浆时压住导流管端部,在导流管中有输送浆,因泵车的压力冲开压块,正常流出混凝土。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柱体的结构。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漏斗上设置导流管端部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软管的端部固定结构图;
图5为A点抱环结构端面图。
图6 为A点抱环结构俯视角图。
图7为B点压块安装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8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链式水果饮料预煮装置
- 下一篇:易于刀架更换的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