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88103.7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3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霆;郭永刚;姚俊峰;贾文菘;商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6 | 分类号: | G01F1/36;G01F15/00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式 流量计 测量器 | ||
本实用新型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其特征是在喉管的前端设有稳流进流管,在稳流进流管的后端开设有取压端槽,在喉管的外圆面上设有外环套,在喉管外圆面上开设有取压腔环槽,外环套的前端与稳流进流管的后端密封固定连接,并使喉管的前端面与稳流进流管的后端面之间保留一定的通流间隙。其使进入喉管的介质流动更加平稳,前端取压管和喉口取压管取得的压力更稳定准确,可以提高流量计的精度等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文丘里式流量计,特别是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
背景技术
文丘里式流量计,由表头和测量器组成。测量器由测量管、喉管、前端取压管、喉口取压管构成,喉管的中部为喉口直孔,喉口直孔的前部为前端锥孔,喉口直孔的后部为后端锥孔,前端取压管与喉管的前端锥孔通连取压,喉口取压管与喉管中部的喉口直孔通连取压。
当测量管内的介质流过喉管时,介质经喉管的前端锥孔进入流过喉口直孔,由于喉口直孔的孔径小于前端锥孔,喉口直孔内介质流速度加快静压下降,即喉管前端锥孔处的压力与喉管中部喉口直孔处的压力产生压差,这一差压经表头变送器检测,根据伯努利方程可得出测量管内介质平均流速,从而求得流量。
上述现有技术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其前端取压管与喉管前端锥孔的连通和喉口取压管与喉口直孔的连通都是直孔直接连通,这样连接的直孔孔口会对介质产生紊流作用,使得前端取压和喉口取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受到影响,降低了取压精度,从而影响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测量取压精度高、测量精度高的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由测量管、喉管、前端取压管、喉口取压管构成;
在喉管的前端设有稳流进流管,稳流进流管的内孔为喇叭孔,稳流进流管的前端外侧面为弧面形,在喉管的外圆面上设有外环套,在外环套的前端开设有内止口槽,喉管的前端与外环套前端开设的内止口槽配合密封固定连接,在喉口直孔上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较小孔径的)进液孔,对应喉口直孔上开设的进液孔在喉管外圆面上开设有取压腔环槽,对应该取压腔环槽在外环套上开设有取压孔,喉口取压管与外环套上开设的取压孔通连;外环套的前端与稳流进流管的后端密封固定连接,并使喉管的前端面与稳流进流管的后端面之间保留一定的通流间隙,在稳流进流管的后端开设有取压端槽,对应该取压端槽在稳流进流管开设有取压孔,前端取压管与稳流进流管上开设的取压孔通连。
本实用新型在喉管前端增设稳流进流管,使进入喉管的介质流动更加平稳,稳流进流管后端开设的取压端槽和喉管上开设的取压腔环槽使前端取压管和喉口取压管取得的文丘里高、低压静压力都是平衡、平稳压力,测出的差压值更加稳定准确。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际检测,改进后精度等级从±1.4%可以提高到±0.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文丘里式流量计的测量器,由测量管1、喉管2、前端取压管3、喉口取压管4构成;
在喉管2的前端设有稳流进流管21,稳流进流管21的内孔210为喇叭孔,稳流进流管21的前端外侧面214为弧面形,在喉管2的外圆面上设有外环套22,在外环套22的前端开设有内止口槽221,喉管2的前端与外环套22前端开设的内止口槽221配合焊接固定连接,在喉口直孔20上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小孔径的进液孔201,对应喉口直孔20上开设的进液孔201在喉管2外圆面上开设有取压腔环槽202,对应该取压腔环槽202在外环套22上开设有取压孔220,喉口取压管4与外环套22上开设的取压孔220通连;外环套22的前端与稳流进流管21的后端焊接固定连接,并使喉管2的前端面与稳流进流管21的后端面之间保留一定的通流间隙a,在稳流进流管21的后端开设有取压端槽211,对应该取压端槽211在稳流进流管21开设有取压孔212,前端取压管3与稳流进流管21上开设的取压孔212通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8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双模式矿用本安型语音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