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梯梯间上人平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85864.7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涛;任兆兵;王召;安鑫;华纪鹏;高振宇;崔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7/00 | 分类号: | E04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李腾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五里桥一街1号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上人 平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梯间上人平台结构,包括底座、立柱一、立柱二、立柱三、踏步、休息平台、栏杆、扶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上人平台以塔吊作为提升工具,提高塔吊的利用率,其提升及安放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整体提升式上人平台代替脚手架搭设平台进行施工,降低了人工及材料的投入,缩短了施工时间,且一体式平台能有效将荷载传递至底部工字钢,进而传递至楼板之上,整体安全性能得到保障,且施工人员上下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统一,可广泛用于各工程项目PC楼梯梯间及类似施工空间的上人通道施工之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人平台结构,具体为一种楼梯梯间上人平台结构,属于建筑施工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楼梯的梯间进行施工时,针对尚未修建楼梯或楼梯尚未凝固的楼层之间的连接、以及被楼梯井隔开的楼板之间的连接是一个难题。为了使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物资在这些被隔开的地方进行转运,往往需要搭建专门的上人平台,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楼层间的上下移动。
针对现有的上人平台,往往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上人平台较大多数是采用搭建脚手架的方式进行施工,不仅搭设过程中较为费时费力,使用完后还需进行拆卸,然后在下一楼层上进行重复搭建使用,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对于现有的上人平台,往往是直通式设计,即从底层楼层直接搭设到上层楼层,而对于一些需要运输建筑材料的施工工人,无法一次性从底层攀爬到上层,但现有的上人平台缺乏中间休息用的空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给施工人员造成较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楼梯梯间上人平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楼梯梯间上人平台结构,包括
支撑组件,其构成该上人平台结构的主体支撑结构,且其由位于底端的方形框状底座、竖直焊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一、立柱二和立柱三构成,且所述立柱一位于底座的一侧,所述立柱二位于底座的另一侧,所述立柱三位于底座的中间部位;
上人组件,其焊接固定在支撑组件的立柱上,并由多个踏步呈阶梯状构成,且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上人组件呈向上倾斜状焊接固定在立柱一与立柱二之间,另一组上人组件呈反方向向上倾斜状焊接固定在立柱一与立柱三之间;
防护组件,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且其由焊接在所述立柱二和立柱三之间以及两侧立柱二之间的栏杆、焊接在立柱一与立柱二之间并位于上人组件上方的扶手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二与立柱三之间焊接固定有呈水平设置由4mm钢板满铺构成的休息平台,且所述休息平台位于两个上人组件的转向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立柱一、立柱二以及立柱三均采用80×80×4mm的方钢进行焊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踏步采用30×30×4mm的方钢进行焊接而成,且所述踏步的尺寸为780×200×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栏杆和扶手均采用60×40×4mm的方钢进行焊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该平台结构的上人高度为楼层高度,宽度为楼梯间宽度的0.7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该平台结构为一体式,且通过塔吊进行整体提升起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85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定珠圈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罩隔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