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纱棉线烘干箱的染液刮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61935.X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3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8 | 分类号: | D06B15/08;F26B1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黄妍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线 烘干 染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棉线烘干箱的染液刮除装置,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安装板上还铰接有转动板且所述转动板绕铰接处转动时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穿孔,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弧形缺口,纱棉线穿过所述穿孔后经所述弧形缺口进入烘干箱;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孔下方的收集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板对纱棉线表面的染液进行刮除,能够减少纱棉线上附着的染液量,同时也避免了对纱棉线进行挤压,最终达到了脱除纱棉线表面水的同时也保证了纱棉线经干燥后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棉线烘干设备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棉线烘干箱的染液刮除装置。
背景技术
纱棉线经染色后需要进行烘干。具体为,纱棉线进入印染池中上色,然后拉出印染池,再进入烘干箱中进行烘干。在纱棉线拉出印染池时,纱棉线外表面会附着大量的染液,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这些染液随纱棉线一同进入烘干箱中,一般需要在印染池和烘干箱之间设置挤压设备,利用挤压设备对纱棉线进行挤压以使其上附着的染液脱离。纱棉线在挤压时可以会发生变扁,从而导致烘干后的纱棉线的断面不呈规则的圆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棉线烘干箱的染液刮除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脱染液时需要对纱棉线进行挤压从而导致干燥后的纱棉线断面不呈规则圆形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纱棉线烘干箱的染液刮除装置,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安装板上还铰接有转动板且所述转动板绕铰接处转动时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穿孔,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弧形缺口,纱棉线穿过所述穿孔后经所述弧形缺口进入烘干箱;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孔下方的收集槽。
上述实施例中,纱棉线在穿过穿孔后与转动板接触,在纱棉线前移的过程中转动板与之发生相对运行,转动板得以将纱棉线表面的染液刮下,刮下后的染液落到下方的收集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凹陷设置有位于所述收集槽和所述穿孔之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一对转动杆,两所述转动杆分别与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其中每一所述转动杆上还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具有两个端部且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另一个端部压紧在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扭簧其中一个端部压紧的压槽,所述扭簧其中一个端部固定连接有压在所述压槽内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靠近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内径大于另一端内径且所述穿孔内径较大的一端下缘低于另一端的下缘。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缺口在随所述转动板转动过程中其下缘位于所述穿孔较低一端的下缘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和烘干箱之间螺纹连接有一对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槽底部连接有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为并排设置的多个且所述转动板和所述穿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纱棉线的直径小于所述穿孔较小一端的内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转动板对纱棉线表面的染液进行刮除,能够减少纱棉线上附着的染液量,同时也避免了对纱棉线进行挤压,最终达到了脱除纱棉线表面水的同时也保证了纱棉线经干燥后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板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61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