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简的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25216.2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0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才;罗剑彪;华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可比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4 | 分类号: | F21S4/24;F21V23/00;F21V19/00;F21V15/01;F21V1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林宏业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发光 灯堵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简的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包括灯架主体,灯架主体内具有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之间设有分隔板,灯架主体内设有可以柔性变形且为一体结构的LED灯带,LED灯带沿分隔板的表面设置在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内,由于采用了可以柔性变形且为一体结构的LED灯带,上发光层与下发光层之间的LED灯带无需额外连接导线,简化了装配步骤,灯架主体无需额外开设与导线对应的镂空位,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LED灯带经过上发光层与下发光层之间的位置仍然可以发光,减少了产品的暗区,提升整体照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简的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图3所示,现有的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一般需要在上发光层11a和下发光12a层内分别设置对应的灯带4a,两条灯带4a之间通过连接线41a连接,因此,灯架主体1a需要在连接线41a对应的位置开设镂空位13a,提高灯架主体的加工成本,而且,LED灯管在导线对应的位置容易形成暗区,影响产品整体照明效果。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极简的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极简的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包括灯架主体,灯架主体内具有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之间设有分隔板,灯架主体内设有可以柔性变形且为一体结构的LED灯带,LED灯带沿分隔板的表面设置在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内。
所述灯架主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
所述LED灯带对应前端盖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电源和LED灯带的导线,前端盖上设有与导线对应的通孔。
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连接块与上发光层紧密连接,下连接块与下发光层紧密连接,LED灯带包括柔性电路板和LED灯珠,柔性电路板沿分隔板的表面设置在上发光层和下发光层内,LED灯珠均匀地分布在柔性电路板上,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分别具有与柔性电路板宽度相当的凹口。
所述分隔板的厚度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之间的间距相当。
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均设有与LED灯珠大小对应的镂空部。
所述灯架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盖板,盖板通过可透光的材质加工成型。
所述灯架主体上设有与盖板对应的导入槽,盖板与导入槽滑动连接。
所述盖板的截面呈T型形状,盖板的外侧端面与灯架主体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可以柔性变形且为一体结构的LED灯带,上发光层与下发光层之间的LED灯带无需额外连接导线,简化了装配步骤,灯架主体无需额外开设与导线对应的镂空位,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LED灯带经过上发光层与下发光层之间的位置仍然可以发光,减少了产品的暗区,提升整体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双面发光灯堵头结构A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可比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可比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5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开短路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种微量样品的精确取样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