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组件的接收单元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11286.2 | 申请日: | 2021-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2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天线 控制 组件 接收 单元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组件的接收单元电路,它包括滤波电路、限幅器电路和放大驱动电路;所述滤波器电路与所述限幅器电路并联,射频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器电路,所述限幅器连接射频输入端;在射频输入端和所述滤波器电路之间、滤波电路与限幅器电路之间以及限幅器电路与射频输出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隔直电容;所述放大驱动电路一耦合的方式接入到射频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器电路之间,所述放大驱动电路和滤波器电路均与控制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接收链路耐电磁功率由原来的耐500W提高到了5000W,极大地提高了接收链路的耐大功率电磁脉冲功率的性能;能够对后端器件进行有效保护,能够避免在电容上有大损耗而导致产品大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控制组件的接收单元电路。
背景技术
天线控制是天线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接收链路作为天线控制组件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天线控制的接收链路的抗大功率电磁脉冲功率的性能较低,难以实现耐千瓦级的电磁功率,因此,如何提高接收连接的抗大功率电磁脉冲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组件的接收单元电路,解决了现目前接收链路抗大功率电磁脉冲功率的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组件的接收单元电路,它包括滤波电路、限幅器电路和放大驱动电路;所述滤波器电路与所述限幅器电路并联,射频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器电路,所述限幅器连接射频输入端;在射频输入端和所述滤波器电路之间、滤波电路与限幅器电路之间以及限幅器电路与射频输出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隔直电容;所述放大驱动电路一耦合的方式接入到射频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器电路之间,所述放大驱动电路和滤波器电路均与控制电源连接。
所述滤波器电路包括电感L1和L2、电容C4和C5;所述电感L1和L2串联,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限幅器电路并联,另一端与控制电源连接;所述电容C4与电感L1并联后接地,所述电容C5与电感L2并联后接地。
所述限幅器电路包括限幅二极管B2、B3、B4和B5;所述限幅二极管B2、B3、B4和B5相互并联,并联后的限幅二极管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射频输入端和射频输出端,并联后的限幅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射频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1之间设置有隔直电容C1,所述电感L1与限幅二极管B2之间设置有隔直电容C2,所述射频输出端与所述限幅二极管B5之间设置有隔直电容C3。
还包括PIN二极管B1,所述PIN二极管B1的输入端与所述隔直电容C1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驱动电路输出一定值的电压,使得所述PIN二极管B1开通,此时输入的功率被反射会输入端,进而对后端的器件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种用于天线控制组件的接收单元电路,将接收链路耐电磁功率由原来的耐500W提高到了5000W,极大地提高了接收链路的耐大功率电磁脉冲功率的性能;能够对后端器件进行有效保护,能够避免在电容上有大损耗而导致产品大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结合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11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