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丁基橡胶的撕碎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703080.5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磊 |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基橡胶 撕碎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丁基橡胶的撕碎处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齿轮箱、撕碎机构、绞龙;撕碎机构包括摆线电机以及壳体,壳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撕碎轴和第二撕碎轴,第一撕碎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撕碎齿,每相邻两个第一撕碎齿之间设有第一撕碎间隙,第二撕碎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撕碎齿,每相邻两个第二撕碎齿之间设有第二撕碎间隙,第一撕碎齿伸入对应的第二撕碎间隙中,第二撕碎齿伸入对应的第一撕碎间隙中,摆线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第一撕碎轴上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二撕碎轴上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废气丁基橡胶的快速撕碎,不仅撕碎效果好,而且省时省力,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丁基橡胶的撕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一般被应用于制作轮胎。在建筑防水领域,丁基橡胶以环保的名号已经全面普及代替沥青。随着丁基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对于使用后废弃的丁基橡胶,可对其进行回收再生,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的效率。现有丁基橡胶回收处理设备在对丁基橡胶进行回收处理时,常存在以下问题:采用人工回收再生丁基橡胶时,通常先通过人工将废弃的丁基橡胶切碎,再将切碎后的丁基橡胶洗净、晾干后收集,由于人工切碎丁基橡胶费时费力,使得废弃丁基橡胶撕切碎率低,且人工切碎出的丁基橡胶颗粒大小不一,切碎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基橡胶的撕碎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废气丁基橡胶的快速撕碎,不仅撕碎效果好,而且省时省力,效率高,进而提升丁基橡胶的回收再生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丁基橡胶的撕碎处理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齿轮箱、撕碎机构、绞龙;所述撕碎机构包括摆线电机以及壳体,壳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撕碎轴和第二撕碎轴,第一撕碎轴位于壳体内的位置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撕碎齿,每相邻两个第一撕碎齿之间设有第一撕碎间隙,所述第二撕碎轴位于壳体内的位置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撕碎齿,每相邻两个第二撕碎齿之间设有第二撕碎间隙,所述第一撕碎齿靠近第一撕碎轴的部位伸入对应的第二撕碎间隙中,所述第二撕碎齿靠近第二撕碎轴的部位伸入对应的第一撕碎间隙中,所述摆线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撕碎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第二撕碎轴上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壳体设置在绞龙一侧,并且所述壳体的出料口与绞龙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与绞龙轴的一端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废弃的丁基橡胶放入撕碎机构中,撕碎机构的摆线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进而带动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一撕碎轴转动,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进而带动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二撕碎轴转动,第一撕碎轴与第二撕碎轴转动方向相反,使得多个第一撕碎齿和第二撕碎齿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撕碎齿和第二撕碎齿转动时将废弃的丁基橡胶快速撕碎,并且由于转速均匀,丁基橡胶撕碎效果好,被撕碎后的丁基橡胶被绞龙传送至下个工位。因此,该装置能够进行废气丁基橡胶的快速撕碎,不仅撕碎效果好,而且省时省力,效率高,进而提升丁基橡胶的回收再生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靠近第一撕碎轴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齿,所述第一固定齿靠近第一撕碎轴的部位伸入对应的第一撕碎间隙中,所述壳体内壁靠近第二撕碎轴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齿,所述第二固定齿靠近第二撕碎轴的部位伸入对应的第二撕碎间隙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齿与第一撕碎齿形成剪切动作,第二固定齿与第二撕碎齿形成剪切动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废弃丁基橡胶撕碎效果,保证丁基橡胶被撕碎后颗粒的均匀性。同时,第一固定齿能够将多个第一撕碎齿均匀隔开,第二固定齿能够将多个第二撕碎齿均匀隔开,大大方便了第一撕碎齿和第二撕碎齿的安装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磊,未经杨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03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由器注塑外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LED驱动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