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55194.7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林;江晓昕;纪以新;杜发桃;欧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赵春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撑结构。所述建筑支撑结构包括楼板体和钢立柱,所述钢立柱顶端设置有楼板体,所述楼板体的内壁设置有四个预埋钢件,预埋钢件与钢立柱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减震器与预埋钢件和钢立柱连接;所述减震器包括外插筒、内插柱和端板,所述外插筒与内插柱配合插接,外插筒与内插柱的端部均固定有端板,端板分别与预埋钢件和钢立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减震器将钢立柱与楼板体的四个方向连接,采用机械拆除基坑混凝土支撑过程中,强烈的震动会随着钢立柱至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将振动缓解,有效避免因强烈振动使楼板产生裂缝,提高建筑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建筑中需要对混凝土建筑进行支撑,待楼板等建筑凝固至八成左右才拆卸建筑支撑结构。
传统的中柱与混凝土楼板直接固定连接,机械拆除基坑混凝土支撑过程中,强烈的震动会随着支撑钢立柱传导给混凝土楼板,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支撑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支撑结构包括:楼板体和钢立柱,所述钢立柱顶端设置有楼板体,所述楼板体的内壁设置有四个预埋钢件,预埋钢件与钢立柱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减震器与预埋钢件和钢立柱连接;
所述减震器包括外插筒、内插柱和端板,所述外插筒与内插柱配合插接,外插筒与内插柱的端部均固定有端板,端板分别与预埋钢件和钢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插柱表面开设有两组嵌槽,每组所述嵌槽有四个,且嵌槽呈等距分布,嵌槽内均固定有拉力弹簧,所述外插筒表面位于嵌槽对应位置开设有穿口,穿口外部固定有拉柄,拉力弹簧穿过穿口与拉柄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嵌槽的角度交错,且轴向相邻嵌槽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内插柱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插筒表面螺纹安装有螺钉,螺钉插入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端板表面开设有若干条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减震器将钢立柱与楼板体的四个方向连接,采用机械拆除基坑混凝土支撑过程中,强烈的震动会随着钢立柱至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将振动缓解,有效避免因强烈振动使楼板产生裂缝,提高建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插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插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楼板体;2、钢立柱;3、预埋钢件;4、减震器;41、外插筒;42、内插柱;43、端板;44、穿口;45、拉力弹簧;46、拉柄;47、螺钉;48、条槽;49、嵌槽;4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支撑结构,所述建筑支撑结构包括:楼板体1和钢立柱2,所述钢立柱2顶端设置有楼板体1,所述楼板体1的内壁设置有四个预埋钢件3,预埋钢件3与钢立柱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4,减震器4与预埋钢件3和钢立柱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55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压抗冲击的变频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可动挡土板的微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