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智能物流的货梯地坎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51539.1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景成;马庆鹏;李俊健;叶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陈雄岳 |
地址: | 51061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智能 物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物流的货梯地坎,包括层门地坎组件、轿门地坎组件、层门侧滚动轮和轿门系合装置,层门地坎组件包括层门地坎和层门侧护脚板,轿门地坎组件包括轿门地坎、轿门侧护脚板和防绊脚护板,所述层门地坎与所述轿门地坎之间存在第一运行间隙,所述层门侧护脚板与所述轿门侧护脚板之间存在第二运行间隙,所述层门地坎与所述轿门系合装置之间存在第三运行间隙,所述轿门地坎与所述层门侧滚动轮之间存在第四运行间隙,所述防绊脚护板与所述层门地坎之间存在第五运行间隙,所述第五运行间隙小于所述第二运行间隙并大于所述第四运行间隙。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现时智能物流市场对货梯的使用所提出的新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物流的货梯地坎。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物流市场对现有的货梯产品提出了以下需求:
1、采用机器人运输货物,单次进载重量≤1500kg;
2、机器人车轮直径≤40mm,需保证货梯轿门、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15mm;
3、当货梯停电,平层不到位时,机器人受地坎限制无法驶出轿厢,由人工搬出货物,需增加防拌脚设计,避免人员被地坎绊倒。
目前的货梯采用异步开门的结构,通过开门机打开/关闭轿门,带动轿门系合装置及层门侧滚动轮,进而实现层门的开门/关门操作,因此层门侧滚动轮需控制在轿门系合装置中间,距离轿门地坎控制在8mm左右;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安全距离,轿门、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通常为30mm;同时,市场上小地坎间隙电梯多采用铝地坎,仅能应对单次进载500kg的总重量。因此,现有产品已无法满足以上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物流的货梯地坎,以满足现时智能物流市场对货梯的使用所提出的新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智能物流的货梯地坎,包括层门地坎组件、轿门地坎组件、层门侧滚动轮和轿门系合装置,所述层门地坎组件包括层门地坎和层门侧护脚板,所述轿门地坎组件包括轿门地坎和轿门侧护脚板,所述轿门地坎组件还包括防绊脚护板,所述防绊脚护板设置在所述轿门地坎组件朝向所述层门地坎组件的侧面上;
沿电梯的运行方向,所述层门地坎与所述轿门地坎之间存在第一运行间隙,所述层门侧护脚板与所述轿门侧护脚板之间存在第二运行间隙,所述层门地坎与所述轿门系合装置之间存在第三运行间隙,所述轿门地坎与所述层门侧滚动轮之间存在第四运行间隙,所述防绊脚护板与所述层门地坎之间存在第五运行间隙,所述第五运行间隙小于所述第二运行间隙并大于所述第四运行间隙。
作为优选,沿电梯的运行方向,所述防绊脚护板靠近所述层门地坎的侧面与所述轿门地坎靠近所述层门地坎的侧面相持平。
作为优选,所述层门地坎和所述轿门地坎为采用碳钢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运行间隙不大于15mm。
作为优选,对应所述层门侧滚动轮在所述轿门地坎上开设有导向槽;
沿电梯的运行方向,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与所述层门侧滚动轮之间存在所述第四运行间隙,所述第四运行间隙不大于8mm。
作为优选,对应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层门地坎上设置有踏板;
沿电梯的运行方向,所述踏板靠近所述导向槽的侧面与所述轿门系合装置之间存在所述第三运行间隙,所述第三运行间隙不大于8mm。
作为优选,对应所述踏板还设置有挡板,所述防绊脚护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槽的两侧,所述挡板与所述防绊脚护板为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运行间隙不大于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51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舱报警灯柱
- 下一篇:分料器及智能分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