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式平土框及新型联合整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647858.5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牛欣意;郑威强;刘宗霞;李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开拓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式平土框 新型 联合 整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整地技术领域,是一种分流式平土框及新型联合整地机,前者包括框体,在框体内自前至后固定安装有至少两道能分流碎土的分流装置,每道分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呈箭头状的分流导土器,前后相邻的分流导土器呈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将分流式平土框、缺口耙和碎土轮组合结合在一起,通过缺口耙、分流导土器和碎土轮组合依次对耕地进行平整,即可达到符合播种的要求,不仅降低了多组机械进地对土地造成的损害,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整地技术领域,是一种分流式平土框及新型联合整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整地模式为秋收后需用桦式犁翻地,桦式犁翻地后用传统的联合整地机(包括缺口耙、圆盘耙和碎土辊组合)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碎土、镇压等多项作业。然后再用平土框将耕地耙平和镇压,但这样存在机械进地次数越多导致对土壤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作业次数越多,破坏作用越大,而且增加了桦式犁翻地后达到待播状态的时间和作业成本。而且设备越多成本越高,农民购买或租借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式平土框及新型联合整地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联合整地机存在机具进地次数多及增加待播状态的时间和作业成本的问题,还解决了农民购买或租借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分流式平土框,包括框体,在框体内自前至后固定安装有至少两道能分流碎土的分流装置,每道分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呈箭头状的分流导土器,前后相邻的分流导土器呈交错分布。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框体的中部设有一道纵梁,在纵梁两侧的框体的前侧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尖头朝前并呈箭头状的左分流导土器和右分流导土器,在纵梁后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尖头朝前并呈箭头状的中分流导土器,在中分流导土器两侧的框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左分流导土器的左斜边左右对应并呈朝右后倾斜的左斜板和与右分流导土器的右斜边右左对应并呈朝左后倾斜的右斜板,左分流导土器的左斜边与左斜板之间形成导土通道,右分流导土器的右斜边与右斜板之间形成导土通道,左分流导土器的右斜边和右分流导土器的左斜边与中分流导土器之间分别形成导土通道,在框体的底部安装有通过旋转油缸能上下移动的行走轮。
上述左分流导土器、右分流导土器、中分流导土器、左斜板和右斜板与纵梁的夹角为30°至40°。
上述左分流导土器、右分流导土器和中分流导土器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左斜板与框体左边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右斜板与框体右边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
上述框体包括左框架、中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分别与中框架铰接安装在一起,在左框架、中框架和右框架上分别设有水平横梁,在中框架上固定安装有左翻转油缸和右翻转油缸,左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左框架固定连接,右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右框架固定连接,左分流导土器的左斜边固定安装在左框架上,左分流导土器的右斜边和右分流导土器的左斜边固定安装在中框架上,右分流导土器的右斜边固定安装在右框架上,左斜板固定在左框架上,右斜板固定在右框架上。
上述框体前侧下端可设有进土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新型联合整地机,框体的前端内侧安装有至少一排缺口耙。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缺口耙后方的框体上可安装有一排圆盘耙;或/和,在框体的后端安装有碎土轮组合。
上述碎土轮组合前侧的框体上可安装有播种箱或施肥箱;或/和,框体的前端安装有悬挂架;或/和,碎土轮组合前侧的框体上安装有耙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开拓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开拓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47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