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25606.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亮;李新玲;王若钢;张磊;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淬火 水返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包括挡水辊、挡水帘固定架及挡水帘;挡水辊设于淬火机机架的底部,挡水帘固定架设于淬火机机架朝向热处理炉炉门的一端,挡水帘设于挡水帘固定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采用挡水帘与挡水辊配合,可有效防止淬火水返回热处理炉内造成炉内氧含量高、炉底辊结瘤的问题,并且对钢板的性能和表面质量无任何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轧钢板生产线上,淬火机通常靠近热处理炉的钢板出炉端布置,淬火机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对钢板进行淬火冷却。淬火前期,钢板头部进入淬火机,而尾部仍在热处理炉内,此时容易以钢板为桥梁发生淬火水返炉的问题,造成热处理炉内氧气气氛升高,炉底辊结瘤的问题。
目前,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防止淬火水返炉:(1)设置挡水辊;(2)使用压缩空气侧吹钢板板面。第一种方式的缺点是挡水辊的辊缝不易控制,辊缝过小钢板板面容易产生压痕,严重时出现卡钢事故;辊缝过大则起不到挡水的作用;第二种方式的缺点是压缩空气侧吹扫钢板表面,容易导致钢板表面温度不均,影响钢板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采用挡水帘与挡水辊配合,可有效防止淬火水返回热处理炉内造成炉内氧含量高、炉底辊结瘤的问题,并且对钢板的性能和表面质量无任何不良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设于淬火机上,所述淬火机靠近热处理炉炉门设置,且位于钢板输送辊道的上方,由沿钢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淬火机机架及喷淋系统组成;所述装置包括挡水辊、挡水帘固定架及挡水帘;所述挡水辊设于淬火机机架的底部,挡水帘固定架设于淬火机机架朝向热处理炉炉门的一端,所述挡水帘设于挡水帘固定架的底部。
所述挡水帘至少沿钢板输送方向设置2道。
所述挡水帘是由耐高温不锈钢丝与耐火纤维编织而成的柔性材料。
所述挡水帘的底沿与钢板输送辊道顶面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所述挡水帘固定架由主框架及连接杆组成,2个主框架平行设于淬火机机架的两侧,2个主框架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连接。
所述主框架与淬火机机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固定。
所述主框架为直角三角形框架,一个直角边用于与淬火机机架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边即底边用于安装挡水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挡水帘与挡水辊配合,可有效防止淬火水返回热处理炉内造成炉内氧含量高、炉底辊结瘤的问题,并且对钢板的性能和表面质量无任何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处理炉炉门 2.淬火机机架 3.喷淋系统 4.挡水辊 5.钢板输送辊道6.钢板 7.挡水帘固定架 8.螺栓 9.挡水帘 10.淬火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止淬火水返炉的装置,设于淬火机上,所述淬火机靠近热处理炉炉门1设置,且位于钢板输送辊道5的上方,由沿钢板6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淬火机机架2及喷淋系统3组成;所述装置包括挡水辊4、挡水帘固定架7及挡水帘9;所述挡水辊4设于淬火机机架2的底部,挡水帘固定架7设于淬火机机架2朝向热处理炉炉门1的一端,所述挡水帘9设于挡水帘固定架7的底部。
所述挡水帘9至少沿钢板6输送方向设置2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25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定量进料的藜芦醛制备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便携线阵电瓶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