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识别装置前置去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06728.7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蚺;秦录芳;周臻;仲思明;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识别 装置 前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装置前置去沫装置,包括储存箱(15)、固定挡板(16)、螺旋桨(24)和健(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箱(15)一端固定安装盛沫池(2),储存箱(15)上部中段通过固定挡板(16)固定连接下支撑板(14),下支撑板(14)上部固定连接上支撑板(13),上支撑板(13)和下支撑板(14)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一(20)、圆锥滚子轴承二(21)、圆锥滚子轴承三(22)和圆锥滚子轴承四(23)安装长轴(12),上支撑板(13)上部内侧设有健(27),可以通过改善机械装置,使其更好,更快地清除泡沫,让含煤炭颗粒的泥块充满整个水池,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除沫效率有效配合智能检测装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制造设备,具体是智能识别装置前置去沫装置。
背景技术
浮选工艺主要用于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对浮选后的洗煤水检测,可以排查之前浮选方式对洗煤水的利用程度,并加以调整,提高整个浮选工艺的利用率。检测方式为通过观察浮选后的洗煤水整体的颜色程度,判别其浮选工艺的工作效率。目前有人眼观察和智能检测,对其浮选液检测。但检测过程中,浮选液表面上的大量白色液体会影响其液体颜色判断。除此之外,泥煤混合物质会沉于储存装置的底部,造成洗煤水表面颜色清淡,也会影响对浮选工艺的检测,尤其对智能检测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去沫装置采用一块挡板往复刮去泡沫,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泡沫,但还是不能高效去除表面的白沫,同时去沫速度也是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沉在底部的泥煤混合物,从而无法正确同智能检测装置结合组合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识别装置前置去沫装置,可以通过改善机械装置,使其更好,更快地清除泡沫,让含煤炭颗粒的泥块充满整个水池,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除沫效率有效配合智能检测装置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智能识别装置前置去沫装置,包括固定夹板、盛沫池、去沫划板、轴套、除沫电机、立式轴承座、铁板框架、螺旋桨驱动电机、小径同步带轮、同步带、大径同步带轮、长轴、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储存箱、固定挡板、脚支撑架、圆锥滚子轴承、螺旋桨、健,所述的储存箱一端固定安装盛沫池,储存箱上部中段通过固定挡板固定连接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部固定连接上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一、圆锥滚子轴承二、圆锥滚子轴承三和圆锥滚子轴承四安装长轴,上支撑板上部内侧设有健,长轴上端安装大径同步带轮,长轴下端固定安装螺旋桨,旋桨可以使洗煤水充分混合便于浮选,储存箱通过铁板框架固定安装螺旋桨驱动电机,螺旋桨驱动电机通过小径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连接大径同步带轮,固定挡板两侧的储存箱外部分别安装脚支撑架,脚支撑架上部固定安装除沫电机,固定挡板两侧的储存箱上部表面固定安装立式轴承座,立式轴承座转轴的轴套表面通过两组固定夹板分别连接去沫划板,立式轴承座的转轴固定连接除沫电机,通过去沫划板的拨动,使白色泡沫进入盛沫池,便于智能检测装置检测洗煤水混合物。
进一步的,为了使螺旋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更方便地更换,所述的长轴下端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为了使螺旋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更方便地从长轴下端拆卸,所述的螺旋桨内侧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为了去沫划板能够更加坚固稳定的进行除沫工作,使所述的轴套连接去沫划板的固定夹板两组共六个且两两对称。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强化安装去沫划板,所述的轴套、去沫划板和固定夹板之间采用螺丝连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洁、便于维护、制造成本低,贴合生产实际;在原有的一块挡板来回去沫改为两边各有一个旋转去沫划板,用两边的立式轴承座固定,左右各一个电机,带动连接的轴承转动,同时带动健连接的轴套,使储存箱两边的去沫装置开始去沫,加快去沫速度与去沫量,提高整个去沫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后续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6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扣式密闭式吸痰管与卡扣式可吸痰延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