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倒虹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06368.0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如丽;王佳慧;颜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0 | 分类号: | E03F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王维霞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倒虹管 | ||
一种新型倒虹管,包括进水井、管段和出水井,管段有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两根,分别为一根大管,一根小管,进水井或靠近进水口的上游管道的检查井底部设沉泥槽,管段分为中间段、下降段和上升段,下降段具有向下的斜坡、上升段具有向上的斜坡,上升段的向上的斜坡坡度倾角不大于30°,下降段的向下的斜坡坡度倾角不大于30°,防止污泥淤积;本实用新型可以从障碍物下方穿过,方便排水管渠施工;采用复线方式,由溢流堰控制水流,依据流量的大小,可通过小管和大管辅助同时流出;上升段的向上的斜坡坡度倾角不大于30°,方便清理,检查井底部设有沉泥槽,直接排泥,还设有事故排出口及备用管线,确保管路故障时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倒虹管。
背景技术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虹吸管是人类的一种古老发明,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事实上,虹吸作用并不完全是由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在真空里也能产生虹吸现象,使液体向上升的力是液体间分子的内聚力。在发生虹吸现象时,由于管内往外流的液体比流入管内的液体多,两边的重力不平衡,所以液体就会继续沿一个方向流动.在液体流入管子里,越往上压力就越低.如果液体上升的管子很高,压力会降低到使管内产生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成分的气体构成),虹吸管的作用高度就是由气泡的生成而决定的,因为气泡会使液体断开,气泡两端的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至0,从而破坏了虹吸作用,因此管子一定要装满水.在正常的大气压下,虹吸管的作用比在真空时好,因为两边管口上所受到的大气压提高了整个虹吸管内部的压力.,吸虹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人类利用大气压与真空之间存在的压差及落差势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永不衰竭的能量支持,从而达到自动抽吸引水的水流现象。采用虹吸管输送流体无需任何外加动力,是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诸如长距离引水、自来水配水、水力发电、防汛抗旱、溢洪灌溉、水库清淤、地下水回灌、海底矿石采吸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倒虹管,包括进水井、管段和出水井,所述进水井或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上游管道的检查井底部设沉泥槽,所述管段有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两根,分别为一根大管,一根小管,所述管段分为中间段、下降段和上升段,所述下降段具有向下的斜坡、所述上升段具有向上的斜坡,所述上升段的向上的斜坡坡度倾角不大于30°,所述下降段的向下的斜坡坡度倾角不大于30°,防止污泥淤积。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倒虹管采用金属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不小于200mm。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段水平管的管顶距河底不小于1.0m。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井应设有事故排出口,当因卫生要求无法设置所述事故排出口时,则所述进水井设置备用管线。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倒虹管内标准流速设计为1.2至1.5M/S,事故应急流速限制为最低不小于0.9M/S,且该流速不小于所述进水管内水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倒虹管,在遇到河流、山涧、洼地或地下构筑物等障碍时,可以从障碍物下方穿过,方便排水管渠施工;本实用新型的倒虹管,采用复线方式,由溢流堰控制水流,依据流量的大小,可通过小管和大管辅助同时流出;本实用新型的倒虹管,在清淤方面,有独特设计,上升段的向上的斜坡坡度倾角不大于30°,方便清理,检查井底部设有沉泥槽,直接排泥;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事故排出口及备用管线,当故障时,仍能确保管路正常工作,还可应用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井;2、出水井;3、管段;4、上游管道;5、溢流堰/阀门;6、盖板;7、混凝土;31、上升段;32、下降段;33、中间段;8、沉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6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差异水刺复合非织造布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便携式PDA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