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桩锤有效
申请号: | 202122606264.X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8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林登;陈元万;郑敬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永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18 | 分类号: | E02D7/18 |
代理公司: | 温州亦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8 | 代理人: | 徐志鑫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桩锤,提高减振效果,增加振动桩锤拔桩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桩锤,包括振动器、吸振器以及连接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吸振器包括相对设置于连接支架两侧的侧板,所述连接支架有序排列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分别填充设有剪切橡胶,所述侧板对应剪切橡胶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剪切橡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轴向下方与振动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相对两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置于侧板之间,所述连接座朝向振动器一侧端面固定连接设有压缩橡胶,所述侧板在压缩橡胶轴向下方一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朝向压缩橡胶一侧端面与压缩橡胶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桩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桩锤。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振动桩锤在启动及停机时,激振频率与减振系统固有频率接近,导致振动桩锤共振,产生共振危害,现有的振动桩锤通过剪切橡胶来实现减振效果,但是其减振效果不足,同时还存在共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振动桩锤,提高减振效果,增加振动桩锤拔桩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桩锤,包括振动器、吸振器以及连接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吸振器包括相对设置于连接支架两侧的侧板,所述连接支架有序排列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分别填充设有剪切橡胶,所述侧板对应剪切橡胶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剪切橡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轴向下方与振动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相对两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置于侧板之间,所述连接座朝向振动器一侧端面固定连接设有压缩橡胶,所述侧板在压缩橡胶轴向下方一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朝向压缩橡胶一侧端面与压缩橡胶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打桩时,压缩橡胶 与限位座留有活动间隙,此时其不起作用且能减少整体橡胶刚度,提高减振效果,当振动桩锤拔桩时,振动器与吸振器之间存在相对位移,限位座上移进而活动间隙消除,压缩橡胶受力,从而增加振动桩锤拔桩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压缩橡胶朝向限位座一侧端面轴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座朝向压缩橡胶一侧端面对应限位孔固定设有适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相对限位座一端末尾部分置于限位孔内。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限位孔与限位杆配合达到防止压缩橡胶错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限位孔轴向贯穿压缩橡胶设置。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节省材料的同时,降低加工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振动桩锤,包括振动器2、吸振器1以及连接支架3,其特征是:所述吸振器1包括相对设置于连接支架3两侧的侧板4,所述连接支架3有序排列设有放置腔301,所述放置腔301内分别填充设有剪切橡胶5,所述侧板4对应剪切橡胶5一体成型设有底板6,所述剪切橡胶5与底板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3轴向下方与振动器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3相对两侧一体连接设有连接座7,且所述连接座7置于侧板4之间,所述连接座7朝向振动器2一侧端面固定连接设有压缩橡胶8,所述侧板4在压缩橡胶8轴向下方一侧设有限位座9,限位座9与侧板4之间可通过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也可通过插接连接,为方便组装,优选为插接连接方式,所述限位座9朝向压缩橡胶8一侧端面与压缩橡胶8之间设有活动间隙10,所述压缩橡胶8朝向限位座9一侧端面轴向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座9朝向压缩橡胶8一侧端面对应限位孔11固定设有适配的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相对限位座9一端末尾部分置于限位孔11内,所述限位孔11轴向贯穿压缩橡胶8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永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永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606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