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络横通道分层加竖井式特长高速公路隧道排烟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76412.8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7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涛;余选林;颜吉祥;庞雷;李辉忠;范金海;董鑫;庞清华;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周自维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络 通道 分层 竖井 特长 高速公路 隧道 烟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联络横通道分层加竖井式特长高速公路隧道排烟道结构,包括第一主洞隧道、第二主洞隧道、连通横洞、竖井和排烟横洞。连通横洞连通第一主洞隧道和第二主洞隧道。连通横洞设置为双层。连通横洞的上层通过竖井连通排烟横洞。连通横洞的下层为人行横洞或车行横洞。本实用新型将连通横洞分隔为上层和下层。上层通过竖井连通排烟横洞,下层设置为人行横洞或车行横洞。实际中,连通横洞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车行横洞来改造。这就使得现有的车行横洞被更好的改造利用,进而在实现功能的情况下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火灾防烟排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联络横通道分层加竖井式特长高速公路隧道排烟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基础建设在不断高速发展,我国隧道数量也在屡创新高,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然而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相应的也在不断发生。隧道本身狭长封闭的结构特性使得火灾的危害性急剧提升,当火灾发生时,火源持续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热量,带有热量的烟气迅速弥漫整条隧道,严重危害人员生命安全。据调查统计,隧道火灾中人员受伤或死亡案例均时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有毒烟气。
火灾严重的危害性相应的对隧道防烟排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超过3000m的公路隧道称为特长隧道。针对平纵指标较小,仅采用全射流纵向就能满足运营通风的特长公路双洞单线隧道,在发生火灾时隧道内排烟方向应与隧道行车方向相同且火灾烟雾在隧道内的最大行程不宜大于5000m,而长度超过5000m的特长公路双洞单线隧道就应设置独立的排烟斜井或横洞以缩短火灾烟气在隧道内的蔓延长度,以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由于特长公路双洞单线隧道在设置排烟斜井或横洞时,往往仅设置一条与与其中一条主洞隧道相连排烟斜井或横洞。另一隧道主洞的排烟联络通道通常都需要上跨对应的主洞隧道,进而延伸至与排烟斜井或横洞相连。然而双洞隧道间距通常不大,这就导致该联络通道的坡度相应的陡增,极大的影响了施工进度,增大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联络横通道分层加竖井式特长高速公路隧道排烟道结构,其能够解决排烟横洞上跨主隧道施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联络横通道分层加竖井式特长高速公路隧道排烟道结构,包括第一主洞隧道、第二主洞隧道、连通横洞、竖井和排烟横洞;所述连通横洞连通所述第一主洞隧道和第二主洞隧道;所述连通横洞设置为双层;所述连通横洞的上层通过所述竖井连通所述排烟横洞;所述连通横洞的下层为人行横洞或车行横洞。
进一步地,沿水平方向,所述竖井位于所述第一主洞隧道和第二主洞隧道之间;沿水平方向,所述排烟横洞位于所述第一主洞隧道或第二主洞隧道正上方的断面小于所述排烟横洞位于所述第一主洞隧道或第二主洞隧道外侧的断面;所述竖井的断面大小与所述排烟横洞的较小段的断面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横洞内部设置有风机室;所述风机室内部设置有风机和风机控制柜;沿水平方向,所述风机室位于所述第一主洞隧道或第二主洞隧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横洞位于其出口与所述风机室之间的为出口段;所述出口段与风机室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所述过渡段的断面向所述风机室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出口段的断面小于所述风机室的断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横洞通过隔板分隔为上层和下层;所述隔板与所述连通横洞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厚度为1cm的钢板;所述钢板涂有防火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设置有多组连接于所述连通横洞顶部的拉杆;每组所述拉杆对称于所述连通横洞的中线设置;沿所述连通横洞的纵向,每组所述拉杆间隔1m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竖井高度为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76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