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物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67549.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振均;杨凯;罗海斌;刘保胜;吴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泓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秋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物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染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内腔设有用于对污染物成分进行占比分析的检测计,所述检测管的顶端设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引气孔,所述引气孔与所述检测管的内腔连通;污染物通过引气管上的引气孔进入到检测管内,检测计首先测量污染物内各成分含量,再计算各成分含量分别与检测管内吸入的气体量的比值,即可得到各污染物的成分占比,实现了对污染物进行更细致的定性分析和更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染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报道,非道路移动机械相对于道路车辆在能源消耗方面更加突出,污染也更加严重,2008年全国非道路机械柴油消耗量占全社会柴油消耗量的48.9%,其中NOx、CO、THC和PM排放在全球移动源中的占比达到18%~29%左右。现阶段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管控,主要使用人工现场检测排放的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检测效率低下,难以有效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由此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检测装置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物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难以对各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占比分析,导致检测结果较为笼统,准确度较低,无法对污染物进行更细致的定性分析和更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并且现有检测装置对于污染物的采集结构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染物检测装置,可以有效地对非移动道路机械的排放物成分进行占比分析,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染物检测装
置,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内腔设有用于对污染物成分进行占比分析的检测计,所述检测管的顶端设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引气孔,所述引气孔与所述检测管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计包括成分检测模块、占比计算模块和用于将检测结果上传到检测终端的数据上传模块,所述成分检测模块与占比计算模块连接,所述占比计算模块与所述数据上传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成分检测模块包括化合物检测模块和颗粒物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检测模块包括分别独立的二氧化硫检测模块、碳氢化合物检测模块、氮氧化物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引气管与气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气管与所述检测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检测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引气孔的内径大于污染物中颗粒物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的底部固定有机座。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与所述检测管之间设有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染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内腔设有用于对污染物成分进行占比分析的检测计,所述检测管的顶端设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引气孔,所述引气孔与所述检测管的内腔连通;污染物通过引气管上的引气孔进入到检测管内,检测计首先测量污染物内各成分含量,再计算各成分含量分别与检测管内吸入的空气量的比值,即可得到各污染物的成分占比,实现了对污染物进行更细致的定性分析和更有针对性的定量
分析,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计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泓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泓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67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镍渗层长件通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外墙乳胶漆生产用高速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