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发光模块的车辆开关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43397.7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8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均超;邱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丽光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02;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祎帆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块 车辆 开关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发光模块的车辆开关组件,包括有基壳,基壳的内侧连接有基座,基座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开关元件,两个开关元件上均配合连接有操作按钮,基壳外侧设置有供两个操作按钮分别穿设的两个开孔,基座上设置有发光模块,所述基座对应两个开关元件之间相间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有线路板、集成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线路板嵌装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两个开孔和与之对应穿设配合的两个操作按钮之间均嵌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导光条,LED颗粒设置在线路板的与所述导光条相对应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车辆开关组件的内部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方便装配和检修,且能够提供更好、更为美观的灯光指示效果,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发光模块的车辆开关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两轮车辆,例如摩托车、电瓶车等其车把手位置都设置有开关组件,这些开关组件用于控制车辆转向灯、变光灯、熄火、喇叭等功能的运作。为了提高开关组件在黑暗处的指示效果,一些开关组件上配备有发光模块,通过发光模块的发生光亮能够方便驾驶员判断各开关按钮所在的位置,从而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也能够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现有的带发光指示功能的开关组件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发光模块需要导线配合进行通电连接,这使得开关组件内部线路布局结构复杂,导线之间容易缠绕打结,不利于产品的前期装配和后期检修,而且导线焊接处也容易发生断裂,导致发光指示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发光模块的车辆开关组件,具有更加合理、紧凑的内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发光模块的车辆开关组件,包括有基壳,基壳的内侧连接有基座,基座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开关元件,两个开关元件上均配合连接有操作按钮,基壳外侧设置有供两个操作按钮分别穿设的两个开孔,基座上设置有发光模块,所述基座对应两个开关元件之间相间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有线路板、集成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多个LED颗粒,线路板嵌装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两个开孔和与之对应穿设配合的两个操作按钮之间均嵌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导光条,LED颗粒设置在线路板的与所述导光条相对应的下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壳和基座之间设置有基板,两个导光条均设置在基板的前端面上,所述基板的前端面与基壳内侧配合抵接定位,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与基板的后端面配合抵接定位的凸柱。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条和基板为一体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两个开孔的相靠近的一侧均向两者中间方向延伸形成有供导光条嵌装的延伸口。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包括有对两个导光条之间进行的连接部,至少其中一个LED颗粒对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发光模块采用集成LED颗粒的线路板,并且固定安装在基座的安装槽中,基于线路板的集成电路能够实现LED颗粒的供电发光,能够减少导线的使用,使车辆开关组件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线路连接的可靠性,方便装配和检修;
(2)将发光模块设置在两个开关元件之间相间隔的中间位置,使得一个发光模块能同时用于两个开关元件的灯光指示,减少内部元件数量,进一步地的简化了开关组件的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光条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光条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光模块和基座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丽光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丽光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43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轴双链轨滑升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移载抓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