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31159.4 | 申请日: | 202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3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兴;刁爱坡;张鑫朋;马诚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C12M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胞 培养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包括培养皿体、培养皿盖、定位管、连接杆、薄片培养板、圆形基座、支撑杆,所述培养皿盖顶壁中间固定连接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内腔插接连接杆,底端连接薄片培养板,所述连接杆底端通过螺纹‑螺母结构与圆形基座连接,所述圆形基座与支撑杆连接,通过旋转连接杆带动圆形基座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支撑杆移动调节薄片培养板的角度,利用重力作用实现贴壁细胞的3D培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贴壁类细胞进行3D培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疾病诊断、组织工程、药物筛选等技术领域。传统的细胞培养是在培养皿中进行2D培养,但该培养体系与体内细胞真实生长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三维立体环境缺失。2D培养导致细胞生长特性及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将限制体外细胞培养作为应答模型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3D细胞培养体系更好地模拟了体内细胞生长的微环境,从而能够获得与体内生理状态更加接近的实验材料。现有3D细胞培养主要是无支架培养体系,即通过悬滴让细胞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组装形成微球体。然而,这种装置无法实现贴壁细胞的3D培养,且操作复杂度较高、装置耗材成本昂贵。因此,在细胞培养领域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适用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贴壁类细胞进行有效3D培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贴壁细胞3D培养的实验装置,包括培养皿体,所述培养皿体上方连接有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顶壁中间固定连接一个空腔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内腔插接可旋转的连接杆、底端连接四个可活动的薄片培养板,所述薄片培养板下端中部与支撑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圆形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基座与四个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管与培养皿盖通过橡胶圈密封固定。
优选的,所述薄片培养板上端与定位管下端通过L型凸起与环型槽适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端与薄片培养板下端中部通过L型凸起与环型槽适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下端与圆形基座中部通过螺纹-螺套结构连接固定,旋转连接杆可以使圆形基座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圆形基座上端面与支撑杆下端通过L型凸起与环型槽连接。
优选的,通过所述连接杆的转动可以调节薄片培养板的位置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旋转连接杆来带动圆形基座和支撑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薄片培养板在0°-90°范围内移动,最终利用自然重力作用实现贴壁细胞的3D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培养板的角度,无需拿取皿盖,有效避免外界微生物引起的细胞污染。而且,培养皿体可根据细胞数量或类型进行增减,从而实现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贴壁细胞的大规模3D培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细胞培养装置中无法满足贴壁细胞3D培养的问题,可用于3D条件下细胞功能检测及药物筛选研究。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未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31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油收集器移动称重底座
- 下一篇:一种楼板负筋定位间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