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采压裂装置中的液压油承力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23812.2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李兵;李联中;孟祥卿;王波涛;徐洪涛;徐建辉;于佰秋;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采 装置 中的 液压油 承力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采压裂装置中的液压油承力套,包括柱状的主体,主体上轴向贯通形成用于套芯穿过的套孔,套孔的内壁轴向设置有轨道槽,轨道槽的数量为偶数,因此也减少了摩擦阻力;在主体外壁设置有环,并在环的表面抛光,减少了与外筒体的接触面,以减少摩擦力,同时将实际接触的环表面进行抛光,以增强其表面的滑动性,进而减少摩擦力;在减少接触和摩擦力的基础上,实际的使用效果上降低了磨损,更加安全,使用效果更好,移动状态更加稳定,其中外部较少了接触面,还减少了抛光面积,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开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采压裂装置中的液压油承力套。
背景技术
在化石燃料开采中,为了提高开采效率,需要对岩土进行压裂处理。
在多种岩土压裂处理技术中,水力压裂是一种成本低且效果好的技术。
现有一种用于化石燃料开采中的水力压裂装置,其利用水流灌入产生的压力推动套芯做轴向移动,并打开出水口。该套芯在实际使用时,外部需套装外套体,且外套体可沿着套芯外做轴向移动。
外套体的推动通过液压油实现。因此外套体同时也是液压油输出压力的承力套。
在实际设计和使用中,如果直接通过外套体的内壁和套芯的外壁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会对材料产生磨损,不利于安全,也不利于实际使用(摩擦力大对外套体和套芯之间的相对活动产生影响,摩擦产生的阻力大,则对油压反作用力大,因此更小阻力的状态为更佳的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在装配时,外套体外壁会接触于外部的外筒体,因此也会存在摩擦。基于外套体受到油压驱动过程中,需要标准的直线移动,因此如果摩擦力太大,或者接触表面加工不好,则在实际使用时很容易影响移动状态和轨迹;而如果对整个外套体的外壁进行表面精加工,则加工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采压裂装置中,使得部件之间摩擦力更小,目的在于提供一开采压裂装置中的液压油承力套,解决开采压裂装置中摩擦力的问题,避免由于摩擦过大带来的阻力和材料损耗,以及由于加工需求高而带来的成本问题。
一种开采压裂装置中的液压油承力套,包括柱状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轴向贯通形成用于套芯穿过的套孔,所述套孔的内壁轴向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数量为偶数,且至少为两个,所述轨道槽在所述套孔的内壁两两对称地设置;所述主体的外壁凸出地设置有环,所述环与所述主体同轴,所述环的外周面为抛光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槽的数量为四个,且沿着所述套孔的内壁均匀排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槽的槽面呈弧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在轴向上,包括位置相对的首端和尾端,且所述环靠近所述首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首端处周向车削形成锥面部,且该锥面部小口一端靠近于所述套孔,大口一端远离于所述套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锥面部和所述套孔的内壁之间车削形成平台面,该平台面垂直于所述套孔的中心线,弧面状的所述轨道槽的定点处相切于所述平台面靠近于所述锥面部的根部边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首端外周边沿处通过倒角形成倒角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外周形成安置槽,且所述环嵌装入所述安置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和所述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面状的所述槽面的弧度值为α,π/2≤α≤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未经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3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