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M80子弹的防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520096.2 | 申请日: | 202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5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严;赵国樑;李芸芸;马赛;曲博文;徐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小龙 |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80 子弹 防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M80子弹的防弹结构,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0°/90°的第一UD布交替铺层并压制形成;中间层,粘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背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为0°/90°的第二UD布交替铺层并压制形成,第二UD布的四周具有大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延展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前侧面贴靠中间层,延展部包裹中间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并粘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迎弹面;泡沫层,粘接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后侧面。本实用新型可满足NIJ0101.06防弹衣标准的防护要求,针对M80子弹的凹陷值小于44mm,且凹陷值稳定,采用该防弹结构,人员不易被钝伤,人员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M80子弹的防弹结构。
背景技术
M80子弹,弹体尺寸为7.62*51mm,子弹重量为9.6g,初速847m/s,初始动能为3444J,动能较大,又因是铅芯弹,该种弹穿透性差,但反应在防弹材料上,需要相应的防弹结构具有很好的防钝伤即抗凹陷能力。
现有技术中,根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材料的特点,大部分防弹结构采用在纯PE(聚乙烯)防弹材料背部粘贴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泡沫的结构方式防M80子弹,该防弹结构存在两大缺点:第一,凹陷不稳定,第二,凹陷值(BFS)较极限,接近44mm,采用该类防弹结构,人员存在被钝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M80子弹的防弹结构,以解决防弹结构的凹陷值不稳定和凹陷值接近极限,人员存在被钝伤风险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M80子弹的防弹结构,包括: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为0°/90°的第一UD布交替铺层并压制形成;所述第一UD布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
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粘接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背弹面;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为0°/90°的第二UD布交替铺层并压制形成;所述第二UD布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所述第二UD布的四周具有大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延展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前侧面贴靠所述中间层,所述延展部向前包裹所述中间层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并粘接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迎弹面;
泡沫层,粘接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后侧面。
可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的厚度为15-20mm。
可选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的厚度为0.8-1.2mm,所述第二UD布的所述延展部为80-100mm。
可选地,所述中间层为EVA泡沫结构层,厚度为5-10mm。
可选地,所述中间层为蜂窝结构层,所述蜂窝结构层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胶膜,所述蜂窝结构层通过所述胶膜粘接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胶膜为热塑性胶膜。
可选地,所述防M80子弹的防弹结构还包括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裹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板、所述中间层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板以形成包裹体,所述包裹体的迎弹面和背弹面分别具有至少两层所述包裹层。
可选地,所述包裹层为芳纶预浸料、碳纤维预浸料和玻纤预浸料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可选地,所述泡沫层粘接于所述包裹体的所述背弹面。
可选地,所述泡沫层为EVA泡沫结构层,厚度为5-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20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