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8033.5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胡德军;赵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万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内置 污泥 回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反应筒、混凝筒、沉淀设备及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混凝筒设于于沉淀池本体内,混凝筒的底部开口通往沉淀池本体内部,混凝筒的外壁与沉淀池本体的内侧面通过沉淀设备固定连接,反应筒设于混凝筒的底部,反应筒的顶部开口通往混凝筒的内部且其底部开口通往沉淀池本体内部,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设置于反应筒内,沉淀池本体的顶部设有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驱动装置,以驱动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筒内设置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实现污泥回流,无需安装外部污泥回流设备,从而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沉淀池在经历了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之后,近年来,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高密度沉淀池需要在体外设置污泥回流泵及相关管道等相关附件来实现污泥的回流,此污泥回流系统在建设和过程中,会增加项目的成本;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污泥回流泵和管道附件进行维护与保养,增加的运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澄清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能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反应筒、混凝筒、沉淀设备及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混凝筒设于于沉淀池本体内,所述混凝筒的底部开口通往沉淀池本体内部,所述混凝筒的外壁与沉淀池本体的内侧面通过沉淀设备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筒设于混凝筒的底部,所述反应筒的顶部开口通往混凝筒的内部且其底部开口通往沉淀池本体内部,所述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设置于反应筒内,所述沉淀池本体的顶部设有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侧边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反应筒的侧边底部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侧边还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沉淀设备上方,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进一步,所述反应筒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位于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的上方,所述沉淀池本体的顶部设有搅拌机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搅拌机。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设有刮泥机,所述沉淀池本体的顶部设有刮泥机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刮泥机。
进一步,所述反应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回流口。
进一步,所述回流口沿着反应筒的侧壁一周等距开设。
进一步,所述沉淀设备为斜管沉淀装置,所述斜管沉淀装置内填充有蜂窝斜管。
进一步,所述蜂窝斜管与水平面成45-60度。
进一步,所述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为叶轮,以将沉淀池主体1内底部的污泥提升进反应筒中。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溢流堰。
进一步,所述反应筒的侧壁还连有加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反应筒内增设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实现污泥回流,无需安装外部污泥回流设备,从而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沉淀池本体,2、反应筒,21、开口,22、加药管,3、搅拌机,4、混凝筒,5、沉淀设备,6、刮泥机,7、刮泥机驱动装置,8、搅拌机驱动装置,9、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10、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驱动装置,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出泥口,14、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8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轧钢辊道上的耐磨板
- 下一篇: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