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2500837.0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谱;张红霞;刘亚楠;祝成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1/02;D03D15/225;D03D15/283;D03D15/54;D03D15/58;D03D15/47;D03D15/56;D03D15/567;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 双层 变化 组织 双向 弹性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所述面料本体包括若干表层经纬纱和若干里层经纬纱,若干所述表层经纬纱由表层经纱与表层纬纱交织形成表层结构,若干所述里层经纬纱由里层经纱与里层纬纱交织形成里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该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里层经纬纱含有氨纶包覆纱,双向收缩回弹,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双向弹性、良好的抗皱性、保型性和柔软性,氨纶丝的弹性回复而双向收缩紧密,使表层隆起,形成浮雕效果,实现面料的波纹立体效果和软弹性效果,耐磨纤维丝的设置,使面料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制成的服饰变得更加舒适、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
背景技术
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何生活得更舒适是现在人们所追求的。在众多生活必需品中,服装是最有代表性的,有特殊性能和外观的服装作为新时代、新技术的衍生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求。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现有的面料不具备波纹立体效果,整体不具有美观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用率和普及率随之越来越低,并且在软弹性方面效果较差,难以使制成的服饰在满足美观的同时又兼具舒适的功能,用来做服装有很大的弊端,使用场合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解决了不具备波纹立体效果,整体不具有美观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在软弹性方面效果较差,难以使制成的服饰在满足美观的同时又兼具舒适的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和支架,所述支架的左右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缠绕收纳筒,所述缠绕收纳筒的外表面绕设着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若干表层经纬纱和若干里层经纬纱,若干所述表层经纬纱由表层经纱与表层纬纱交织形成表层结构,若干所述里层经纬纱由里层经纱与里层纬纱交织形成里层结构,所述表层经纬纱包括第一聚酯纤维丝和第一粘胶纤维丝,所述第一聚酯纤维丝与第一粘胶纤维丝之间色纺而成,所述第一聚酯纤维丝与第一粘胶纤维丝之间的外表面间隔一定距离绕设有耐磨纤维丝,所述里层经纬纱包括氨纶丝,所述氨纶丝的外表面螺旋包覆有若干纱线组件。
优选的,若干所述表层经纬纱位于若干里层经纬纱的上下端。
优选的,表里层经纱和表里层纬纱的排列比均为2:1。
优选的,所述纱线组件包括第二聚酯纤维丝和第二粘胶纤维丝。
优选的,所述第二聚酯纤维丝与第二粘胶纤维丝之间色纺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酯纤维丝与第二聚酯纤维丝完全相同,所述第一粘胶纤维丝与第二粘胶纤维丝完全相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波纹形双层变化袋组织双向弹性色纺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500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入放射护理用新型防辐射护理吊屏
- 下一篇:一种多面复合可成型的吸音隔音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