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54405.0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素;吴国华;林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阳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18;H01B7/282;H01B7/02;H01B7/17;H01B7/295;H01B9/02;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甘东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防火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防火电缆,该耐高温防火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若干线芯、阻燃填充层、支撑稳定层、隔热层、屏蔽带、耐热层、绝缘层、防水层以及耐磨层;各线芯均匀收容于阻燃填充层中;支撑稳定层设置在阻燃填充层上;支撑稳定层收容于隔热层中;屏蔽带通过密封胶设置在隔热层上;屏蔽带收容于耐热层中并通过密封胶与耐热层连接;耐热层收容于绝缘层中并通过密封胶与绝缘层连接;防水层设置在绝缘层上;绝缘层收容于耐磨层中;线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若干导电线、软质阻燃隔离带以及防火层;各导电线的表层均设置有阻燃剂,各导电线绞合而成并收容于软质阻燃隔离带中;防火层设置在软质阻燃隔离带的表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信息行业的腾飞,电缆的应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传统电缆的耐磨耐高温性能较弱,使得电缆的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需要频繁地对电缆的维护和更换,极大地增加了电缆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缆的耐磨耐高温性能较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高温防火电缆。
一种耐高温防火电缆,该耐高温防火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若干线芯、阻燃填充层、支撑稳定层、隔热层、屏蔽带、耐热层、绝缘层、防水层以及耐磨层;
各所述线芯均匀收容于所述阻燃填充层中;所述支撑稳定层设置在所述阻燃填充层上;所述支撑稳定层收容于所述隔热层中;所述屏蔽带通过密封胶设置在所述隔热层上;所述屏蔽带收容于所述耐热层中并通过密封胶与所述耐热层连接;所述耐热层收容于所述绝缘层中并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绝缘层连接;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绝缘层收容于所述耐磨层中;
所述线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若干导电线、软质阻燃隔离带以及防火层;各所述导电线的表层均设置有阻燃剂,各所述导电线绞合而成并收容于所述软质阻燃隔离带中;所述防火层设置在所述软质阻燃隔离带的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为聚氨酯涂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为顺丁橡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填充层为防火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稳定层为镀锌钢丝编织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为云母隔热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热层为陶瓷化硅橡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带为铜箔胶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层为防火漆。
上述耐高温防火电缆,耐磨层增加耐高温防火电缆的耐磨性和结构强度,防水层增加了耐高温防火电缆防水性能,绝缘层增加了耐高温防火电缆的绝缘性能,屏蔽带增加了耐高温防火电缆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支撑稳定层增加了耐高温防火电缆的结构稳定性。阻燃填充层、隔热层、耐热层、防火层、软质阻燃隔离带以及阻燃剂的设置增加了上述耐高温防火电缆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阳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阳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4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