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孔直径智能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44705.0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茂瑜;谢桂珍;梁妙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好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郭维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智能化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直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孔直径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机构,固定板机构下端设置底座,固定板机构连接气缸,固定板机构上设置具有防压伤功能的辅助测量机构,辅助测量机构上设置电子游标卡尺主体,电子游标卡尺主体上设置滑动量爪,齿轮的转动使两组齿条背向移动,齿条通过滑套带动杆一,杆一带动测量触杆移动,同时两组杆一通过两组承接轴,使滑动量爪与固定量爪背向移动,直至测量触杆接触到工件的孔壁,此时齿轮继续缓慢转动,滑套将沿着导向轴移动,并且压缩弹簧,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使两组测量触杆紧贴工件的孔壁,直至电子游标卡尺主体上的数值不在变化,从而得到精确的工件内孔直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直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孔直径智能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件内孔的检测多为人工利用游标卡尺等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然在批量检测同一种产品时,人工一个个检测相对检测效率不高,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人工的疲劳度增强导致失误率将越来越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孔直径智能化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孔直径智能化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孔直径智能化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机构,固定板机构下端设置底座,固定板机构连接气缸,固定板机构上设置具有防压伤功能的辅助测量机构,辅助测量机构上设置电子游标卡尺主体,电子游标卡尺主体上设置滑动量爪,滑动量爪一侧设置固定量爪;
辅助测量机构包括齿轮,齿轮两侧设置两组齿条机构,齿轮中部连接轴一,齿条机构一侧设置承接轴,承接轴连接杆一,杆一一端连接测量触杆。
优选的,齿条机构包括齿条,齿条啮合齿轮,齿条上设置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导向轴,导向轴滑动连接滑套,齿条一侧连接导向块,导向轴上套设弹簧。
优选的,固定板机构包括主板,主板一侧设置滑杆,滑杆滑动连接承接块,承接块连接电子游标卡尺主体,主板上设置两组矩形孔,主板另一侧对称设置两组导套,导套滑动连接导柱。
优选的,轴一上设置轴承,轴承嵌入主板,一组承接轴连接滑动量爪,另一组承接轴连接固定量爪。
优选的,导向轴上设置直立轴承,直立轴承嵌入滑套,滑套连接杆一,导向块滑动连接矩形孔。
优选的,滑杆上设置直立轴承一,直立轴承一嵌入承接块,导柱上设置直立轴承二,直立轴承二嵌入导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机通过轴一使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两组齿条背向移动,齿条通过滑套带动杆一,杆一带动测量触杆移动,同时两组杆一通过两组承接轴,使滑动量爪与固定量爪背向移动,直至测量触杆接触到工件的孔壁,此时齿轮继续缓慢转动,滑套将沿着导向轴移动,并且压缩弹簧,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使两组测量触杆紧贴工件的孔壁,直至电子游标卡尺主体上的数值不在变化,从而得到精确的工件内孔直径;
2.齿条机构的设定,避免测量触杆与工件孔壁硬性接触,进而避免工件孔壁被压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好模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好模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4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翻盖白酒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植保围栏用伸缩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