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琴码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20700.4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4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音有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04 | 分类号: | G10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琴码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琴码组,涉及弦乐器配件的领域,其包括高琴码与矮琴码,高琴码设置在琴弦与琴箱之间,高琴码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与琴弦对应的弦槽,矮琴码位于高琴码与琴箱尾部之间,且矮琴码被夹持固定在连接绳与琴箱之间,矮琴码的顶端开设有与连接绳对应的搭接槽。本申请对琴的音质和音量具有一定的提升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件弦乐器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琴码组。
背景技术
琴码又叫琴桥,是一块桥型的小木片,设置在琴弦与琴箱之间。琴码是琴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配件之一,被称之为琴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将琴弦的振动传递到面板上,使得琴箱充分振动发声,同时它也决定了琴弦到指板的距离,从而影响演奏者的手感和演奏性能。
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琴桥1在琴上的布设情况。琴包括三根琴弦2、一根连接绳3和琴箱4。琴桥1的顶部开设有三个凹槽11,琴桥1上的三个凹槽11与琴上的三根琴弦2一一对应,琴桥1设置在琴弦2与琴箱4上表面之间,琴弦2搭设在凹槽11内,琴桥1的下表面与琴箱4的上表面相贴和,琴弦2对琴桥1产生朝向琴箱4表面的作用力,从而使琴箱4表面与琴弦2将琴桥1夹持固定住。三根琴弦2朝向连接绳3的端部与连接绳3固接,连接绳3远离三根琴弦2的一端固定在琴的尾端位置处。
当演奏者使用琴进行演奏时,演奏者波动琴弦2产生振动,三根琴弦2产生的振动会通过琴桥1传递到琴箱4中,从而使琴发出声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与三根琴弦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绳3会在三根琴弦2的带动下产生演奏者不需要的振动,连接绳3的振动同样会通过琴桥1传递给琴箱4,从而使琴箱发出杂音,影响到琴的音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琴在演奏过程中,连接绳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琴箱,使琴身出现一定的杂音,影响到琴音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琴码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琴码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琴码组,包括高琴码与矮琴码,高琴码设置在琴弦与琴箱之间,高琴码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与琴弦对应的弦槽,矮琴码位于高琴码与琴箱尾部之间,且矮琴码被夹持固定在连接绳与琴箱之间,矮琴码的顶端开设有与连接绳对应的搭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矮琴码对连接绳的振动进行了限制,减少了由于连接绳振动导致琴箱产生的杂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琴的音质和音量。
可选的,所述矮琴码的下表面固接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对连接绳通过矮琴码向琴箱传递的振动进行了削弱,进一步减少了由于连接绳振动导致琴箱产生的杂音。
可选的,所述矮琴码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矮琴码的限位夹,限位夹夹持在高琴码与矮琴码之间的连接绳上,限位夹朝向矮琴码的一面与矮琴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矮琴码与连接绳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限位夹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夹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设置有紧固螺杆,紧固螺杆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紧密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旋拧紧固螺杆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开,然后调整限位夹的位置,使得限位夹能够与矮琴码持续抵接,从而适应使用者对矮琴码位置的调整。
可选的,所述高琴码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琴箱上限位柱适配的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地找到高琴码设置的准确位置,且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减少了高琴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高琴码上端比高琴码下端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音有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音有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07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