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琴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03577.5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陈亿;宋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陈亿 |
| 主分类号: | G10D15/00 | 分类号: | G10D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2023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琴和鼓相结合为一体的一种琴鼓,包括固定装置、共鸣体、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手柄、支撑体、弦头安装孔、弦尾安装孔,所述共鸣体上部设有支撑体穿入孔、弦穿入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弦、弦固定螺丝,在支撑体上安装共鸣体和弦,共鸣体和弦通过支撑体结合成一体,以移动共鸣体,或者弦,共鸣体与弦之间成十二平均律设定的发音距离时,弹、挑、拨或者打击弦,发音装置按照设定的音律发音,发出的声音经过共鸣体输出的方式演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具体是一种琴鼓。
背景技术
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纷繁复杂,种类繁多,以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弹拨方式演奏为主,武乐以打击方式演奏为主。文乐发音清脆明亮,委婉动听,武乐发音铿锵有力,威武雄壮,纵观文武之乐各有所长,各具魅力。当然,弹拨类的文乐,欠缺武乐所具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感,而打击类的武乐,则很难单独将温柔婉转的内涵表现出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既保留传统风格,又文武相兼的新型乐器成为我们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以创作文武相兼的新型民族乐器为导向,继承和发扬民族乐器的优良基因,提供了一种琴鼓,包括固定装置、共鸣体、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体上安装共鸣体、发音装置,共鸣体和发音装置与支撑体结合成一体,以移动共鸣体,或者弦的方式,使共鸣体与弦之间成十二平均律发音距离时,挑拨或者打击弦,琴鼓按照十二平均律设定的音律发音的一种新型乐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发音具有刚柔相兼等特点,为民族乐器的创新提供新的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实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琴和鼓相结合为一体的一种琴鼓,包括固定装置、共鸣体、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手柄、支撑体、弦头安装孔、弦尾安装孔,所述共鸣体上部设有支撑体穿入孔、弦穿入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弦、弦固定螺丝,在支撑体上安装共鸣体和弦,共鸣体和弦通过支撑体结合成一体,以移动共鸣体,或者弦,共鸣体与弦之间成十二平均律设定的发音距离时,弹、挑、拨或者打击弦,发音装置按照设定的音律发音,发出的声音经过共鸣体输出的方式演奏。
以移动共鸣体,或者弦的方式,使共鸣体与弦之间成以十二平均律设定的发音距离;以弹、挑、拨等多种方式进行演奏;将不同材质的材料设为弦;声音具有刚柔相兼等特点为创新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琴鼓实例1的正视图;
图2为琴鼓实例1的俯视图;
图3为琴鼓实例1的左视图;
图4为琴鼓实例1的右视图;
图5为琴鼓实例1的部件图;
图6为琴鼓实例1的部件解剖示意件图;
图7为琴鼓实例2的正视图;
图8为琴鼓实例2的俯视图;
图9为琴鼓实例2的左视视图
图10为琴鼓实例2的右视图;
图11为琴鼓实例2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琴鼓实例2的部件解剖示意件图;
图13为琴鼓实例3的左视图;
图14为琴鼓实例3的部件解剖示意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陈亿,未经宋陈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3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炉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中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