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输送带热接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97745.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博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9C37/00;B29L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何朝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 输送带 接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输送带热接合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上设置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连接组成安装支架;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固定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加热部,在加热部上设置有若干的凸起,在加热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带,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两套,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的凸起与第二加热装置的凸起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固定装置可以保证接合的输送带的接头强度较高,接口稳定性好;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延长已破损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节约经济成本;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维修耗时短,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带热接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行李输送带热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客流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行李量的大量增加,行李传输系统的高负荷运转增加了行李输送带的受损风险,这将会减少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因输送机的结构特征,输送带与下方骨架分离,输送带工作的过程不断受到来自上方物体的压力和输送带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这对输送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输送带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磨损、老化和撕裂是主要的损坏形式。输送带故障会导致整节行李输送线停运,若是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可能会影响到航班的正常起飞,造成航班延误的风险。因此,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研究输送带的快速修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的行李输送带修复方法主要有打扣、热接合和更换全新输送带等方式。打扣的原理是通过平板式皮带扣把两节输送带进行机械连接,其优点是作业流程简单,维修耗时短,成本低廉,但缺点是打扣位置的接头强度较低,运行过程中输送带接头容易受到拉扯变形和断裂,造成频繁返工。而更换全新输送带的方式虽然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但有两大缺点,一是输送带造价高昂,更换成本高;二是更换全新输送带需要长时间停机并拆卸整节输送机进行更换,拆卸工序繁杂,费时费力,维修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三者中最高,面对繁忙的航空业务,不利于设备尽快恢复生产。而输送带的热接合方法,其原理是对断裂的两节皮带进行高温、高压的热接合处理,使接头材质从融化到重新融合的过程。一方面,良好的热接合质量能保证冷却后的接头强度接近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整个热接合过程耗时短,操作简单。热接合后的输送带使用寿命较长,经济效益在三者中最高。由此可见,采用热接合的方法修复破损的输送带是最优方案之一。
现有的输送带热接合方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接头质量如拉伸强度、伸长率、布层间粘合强度等受到输送带切口质量、热接合方法、热接合时间、热接合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输送带的热接合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输送带热接合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输送带热接合质量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行李输送带热接合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其中,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组成安装支架;
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固定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加热部,固定板用于安装加热部,在加热部上设置有若干的凸起,在加热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带,加热带从加热部的外部延伸至加热部的内部,且加热带贴在凸起的内壁上;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开口槽;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两套,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其中,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支撑板,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且,第一加热装置的凸起与第二加热装置的凸起交错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博,未经蒋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7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