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89932.8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刘丰;陈海彬;陈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J3/44;G01J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王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重 滤光 荧光 信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测试样本、分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以及光接收装置;分光片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设置,分光片的水平一侧设有光源,光源的出射端设有第一滤光片;光源出射的光线透过第一滤光片后水平照射于分光片,并经分光片反射至测试样本上形成激发光,激发光依次经分光片、第二滤光片以及第三滤光片透射至光接收装置处;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第一滤光片、分光片、测试样本、分光片、第二滤光片以及第三滤光片,能够有效地排除光源以及自然环境混入光路中的杂散光能量,使得光路结构具有良好的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
背景技术
干式荧光免疫技术是基于抗原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检测技术,使提取的病人血液样本的待测物先与偶联有荧光探针的抗体结合,并被检测区的捕获抗体捕获,当发射激光束扫描检测区时,荧光探针被激发并发出特定的荧光能量,有分析仪接收,通过分析计算生成待测物的定量浓度检测结果。
现有的荧光检测装置采用滤光片进行滤光,但滤光片总会存在一定的光泄露比率,也就是说,在不让光透过的波长上,会有百万分之一级别的光泄露,而光泄露则会造成激发光路与接收光路产生互相串扰,从而产生噪音,导致荧光信号的信噪比降低,因此,如何提高荧光信号的信噪比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荧光信号的信噪比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测试样本、分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以及光接收装置;所述分光片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设置,所述分光片的水平一侧设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出射端设有第一滤光片;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滤光片后水平照射于所述分光片,并经所述分光片反射至所述测试样本上形成激发光,所述激发光依次经所述分光片、第二滤光片以及所述第三滤光片透射至所述光接收装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光片的通带范围为630nm-645nm,所述分光片的反射波长范围为630nm-645nm。
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片的透射波长范围为660nm-720nm,所述第二滤光片的通带范围均为660nm-710nm,所述第三滤光片的通带范围均为660nm-710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光片与所述第三滤光片的光学参数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分光片与所述第二滤光片之间还设有第一平凸透镜,所述第一平凸透镜用于缩小激发光的入射角度,使所述激发光以较小的角度入射于所述第二滤光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光片与所述第三滤光片之间设有第二平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具有信噪比高的特点,在光源的出射端设置第一滤光片,能够有效地控制入射光线光谱的单一性,提高了仪器的参数容差以及组装容差;分光片能够对光源的出射光线进行反射,同时还能够对测试样本反射的激发光进行透射,使得不同波长的入射光与激发光在分光片上分离,节省了光学镜片的设计空间;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第一滤光片、分光片、测试样本、分光片、第二滤光片以及第三滤光片,被光接收装置捕捉,能够有效地排除光源以及自然环境混入光路中的杂散光能量,使得光路结构具有良好的信噪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三重滤光的荧光信号光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光源;11、第一滤光片;2、分光片;3、测试样本;4、第一平凸透镜;5、第二滤光片;6、第二平凸透镜;7、第三滤光片;8、光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9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