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带材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5434.8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邱毅;万志永;王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带材入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带材入料装置,包括吹气固定件、设置在吹气固定件的多个吹气孔及至少一进气通道,所述至少一进气通道设置于吹气固定件内,多个所述吹气孔沿着进气通道排列并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吹气固定件朝向料带的一面为第一表面,多个所述吹气孔形成在第一表面,所述进气通道与进气装置相连接通过所述吹气孔向料带吹气,所述吹气固定件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靠近吹气孔的一端设置有引导辊。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带材入料装置通过吹气固定件控制料带走向,并将料带导入下一工位,避免料带发生弯折等现象,料带导入更加流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辅助柔性料带入料的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柔性料带在作为原材料从上一工位入料到下一工位时需要确保其能够平稳入料。
例如,目前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卷绕机将正极片料带、负极片料带和隔膜料带卷绕形成电芯,在料带入料到卷针前,由于柔性料带较薄,容易卷曲,导致柔性料带不能正常入料到卷针,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现有技术中柔性料带入料到达卷针之前无组件控制,易发生弯折,导致料带不能够正常入料到卷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前控制料带走向的入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入料装置,包括吹气固定件、设置在吹气固定件的多个吹气孔及至少一进气通道,所述至少一进气通道设置于吹气固定件内,多个所述吹气孔沿着进气通道排列并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吹气固定件朝向料带的一面为第一表面,多个所述吹气孔形成在第一表面,所述进气通道与进气装置相连接通过所述吹气孔向料带吹气,所述吹气固定件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靠近吹气孔的一端设置有引导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固定件不同于第一表面的任一面为第二表面,所述至少一进气通道在第二表面形成至少一进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固定件与底座通过腰形孔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固定件的下表面靠近吹气孔的一端设置有避位槽,以容纳引导辊的上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沿柔性料带入料方向延伸,且与引导辊的外表面相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每个吹气孔均包括第一吹气孔和/或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孔均朝向柔性料带入料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还包括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每个吹气孔均包括第三吹气孔和/或第四吹气孔,所述第四吹气孔均朝向柔性料带入料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与下表面形成一朝向柔性料带入料方向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吹气孔形成在第三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吹气固定件上方设有至少一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内的离子风棒,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离子风棒设置在第一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吹气固定件通过螺丝相连接,所述离子风棒直接或者间接向着柔性料带吹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带材入料装置通过吹气固定件控制料带走向,并将料带导入下一工位,避免料带发生弯折等现象,料带导入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5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体焊接结构疲劳试验夹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喷漆用无残胶遮蔽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