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讲机天线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3209.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天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讲机 天线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机天线防护结构,包括天线本体、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和第三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滑动设于第一保护套外侧,所述第三保护套滑动设于第二保护套外侧,所述天线本体底端设有连接头,其中把第一保护套穿过天线本体,再将第三保护套向上拉,第三保护套内的第二限位卡环与第二保护套内的第二限位磁环接触,第三保护套通过第二限位卡环带动第二保护套向上滑动,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和第三保护套为展开状态,对天线本体进行包围保护,防止了需要拆卸天线,再让天线放置在额外容器进行保护的缺点,并且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天线不使用时,需要专用的保护容器保存天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机天线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388843.4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对讲机天线,包括有底座、天线芯以及与底座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底座的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部贯穿有通孔,所述底座的凹槽及固定部的通孔配合形成容纳部分天线芯的容纳腔,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凹槽与对讲机主体的连接孔,还包括开设有容纳孔的天线保护套,所述底座、固定部以及天线芯置于容纳孔内;公开了现有一般结构的天线,但是对讲机不使用时,该天线需要从对讲机上拆卸,放置在专用的保护容器内防止天线损坏,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从保护容器内取出天线,导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对讲机天线防护结构,其解决了现有天线不使用时,需要专用的保护容器保存天线,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从保护容器内取出天线,导致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对讲机天线防护结构,包括天线本体、套设于天线本体外侧的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和第三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滑动设于第一保护套外侧,所述第三保护套滑动设于第二保护套外侧,所述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和第三保护套包围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底端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一保护套底端固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用于穿过连接头的开孔,所述第一保护套顶部设有限制第二保护套移动的第一限位磁环,所述第二保护套内侧底部设有直径尺寸小于第一限位磁环直径尺寸的第一限位卡环,所述第二保护套顶部设有限制第三保护套移动的第二限位磁环,所述第三保护套底部设有直径尺寸小于第二限位磁环直径尺寸的第二限位卡环,所述第一保护套上设有用于卡置第一限位磁环的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二保护套上设有用于卡置第二限位磁环的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保护套内侧壁且位于第一限位卡环上方固设有的第一铁环,所述第一铁环与第一限位磁环配合,所述第三保护套内靠近第二限位磁环处设有第二铁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套内设有用于卡置第一铁环的第一卡置槽,所述第一限位卡环固设于第一铁环上位于第一卡置槽处,所述第三保护套内设有用于卡置第二铁环的第二卡置槽,所述第一铁环底部向下延伸至第二保护套底端面,所述第二铁环底部向下延伸至第三保护套底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套上设有方孔,所述第一保护套的方孔内设有扣片,所述第二保护套内侧的第一限位磁环具有避让扣片的断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卡环和第二限位卡环为别分与第一限位磁环和第二限位磁环吸合的磁铁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底部分别设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外径尺寸大于第一限位卡环内圈直径尺寸差距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本体底部外侧设有凸块,所述第一保护套内侧设有与凸块啮合的凸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天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天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3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作用连续往复式液压供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地形适应性的山地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