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7029.1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吕鸿宾;段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鸿宾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急诊 内科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包括稳定箱,所述稳定箱内部的左端和右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稳定螺纹套,所述稳定螺纹套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螺装有正向螺纹杆和逆向螺纹杆,所述正向螺纹杆和逆向螺纹杆分别延伸至稳定箱的左端和右端,所述正向螺纹杆和逆向螺纹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位于左侧稳定块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右端均设置有固定凹槽,两个固定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位于右侧稳定块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在移动过程中使固定杆在固定凹槽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使伸缩带进行调整,可快速根据患者的身高对该装置的长度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急诊内科,遇到急诊病人的时候,一般需要用担架将病人抬到救护车上,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行走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对患者的病情不利,有时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09883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包括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两个上抬杆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下抬杆横向对称设置,两个上抬杆设置在两个下抬杆的上侧,两个上抬杆之间和两个下抬杆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上抬杆和两个下抬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
该装置需要分别上压板和下压板同时进行调节,才能对担架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用过程费时费力,影响到医疗人员的救治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对长度进行调节的两用急诊内科担架。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包括稳定箱,所述稳定箱内部的左端和右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稳定螺纹套,所述稳定螺纹套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螺装有正向螺纹杆和逆向螺纹杆,所述正向螺纹杆和逆向螺纹杆分别延伸至稳定箱的左端和右端,所述正向螺纹杆和逆向螺纹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位于左侧所述稳定块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均设置有固定凹槽,两个所述固定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位于右侧所述稳定块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与两个滑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稳定块之间通过连接件安装有伸缩带,所述伸缩带的前端和后端均通过连接件与固定块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稳定箱内部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延伸至稳定箱的右端,所述稳定螺纹套的外壁上和转动杆的外壁上均套设有稳定齿轮,两个所述稳定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稳定块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定凹槽,两个所述稳定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限位通孔,两个所述稳定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稳定滑杆,两个所述稳定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制动槽,两个所述制动槽的内部均通过稳定弹簧安装有制动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稳定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底端前侧和底端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把手。
再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稳定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安装有支撑把手。
在前述基础上的,两个所述制动块的外壁上均安装有海绵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急诊内科担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鸿宾,未经吕鸿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7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