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米加工厂除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52474.0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3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钱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双禾米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特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3 | 代理人: | 何凌 |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加工厂 除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米加工厂除尘系统,包括稻壳仓,设置在所述稻壳仓的顶部且进气口与所述稻壳仓相连的脉冲除尘器,与所述脉冲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并用于使所述稻壳仓的内部形成负压的排风机,以及与所述稻壳仓相连并安放在厂房的各个角落的粉尘收集管网。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系统利用了稻壳仓作为粉尘的收集器,配合在稻壳仓上加装脉冲除尘器和排风机使稻壳仓内部形成负压来进行除尘,结构简单,可以极大的降低除尘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米加工厂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大米在加工过程中,稻谷经清理筛清除杂物秕谷,去石机去石除杂,砻谷机去除稻壳和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产生扬尘收集,必须用风力吸走扬尘和轻质杂物,并且风力吸走杂物和扬尘的过程中不带走粮食,达到低能耗粮杂分离干净和扬尘收集的目的。
现有的清理、去石、砻谷等生产工艺产生的轻杂及扬尘收集至稻壳仓,采用粮机单机组合匹配旋风沉降器(刹克龙)、风机、有底脉冲除尘器,轻杂经过旋风沉降器沉降至稻壳仓,然后粉尘气体正压送入有底脉冲除尘器。粮机单机组合匹配风机风机能源浪费大(因匹配风机系数要130%及以上,多余风量用节风门控制,以防止特殊条件下能正常生产,这种匹配在节风门半开状态下风机更耗能),正压送入有底脉冲除尘器也有工艺原因的小缝隙产生泄漏污染物,砻谷扬净一次完成易带走好粮混进轻杂而产生浪费粮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米加工厂除尘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除尘系统采用正压进行除尘,所需的处理设备较多,结构复杂,耗能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米加工厂除尘系统,包括稻壳仓,设置在所述稻壳仓的顶部且进气口与所述稻壳仓相连的脉冲除尘器,与所述脉冲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并用于使所述稻壳仓的内部形成负压的排风机,以及与所述稻壳仓相连并安放在厂房的各个角落的粉尘收集管网。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稻壳仓包括第一稻壳仓、第二稻壳仓、第三稻壳仓、第四稻壳仓和第五稻壳仓,且所述第一稻壳仓、所述第二稻壳仓、所述第三稻壳仓、所述第四稻壳仓和所述第五稻壳仓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粉尘收集管网与所述第一稻壳仓相连;所述脉冲除尘器包括带有两个出气口的第一脉冲除尘器,所述第一脉冲除尘器设置在所述第五稻壳仓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稻壳仓通过第一管道与大米加工厂内一次清理筛的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四稻壳仓通过第二管道与大米加工厂内去石机的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三稻壳仓通过第三管道与大米加工厂内砻谷机的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稻壳仓通过第四管道与与大米加工厂内二次清理筛的废气出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除尘器还包括带有一个出气口的第二脉冲除尘器,所述第一稻壳仓、所述第二稻壳仓、所述第三稻壳仓和所述第四稻壳仓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脉冲除尘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脉冲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排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竖直的出气管道,在所述出气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风机出气量的回风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风门包括左半圆形门体和右半圆形门体;所述左半圆形门体和右半圆形门体均包括与所述出气管道的管口固定连接的边缘部,以及与所述边缘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开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除尘器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布袋,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布袋下方的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布袋上方的喷吹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并与所述喷吹管相连的电磁脉冲阀,所述布袋上方的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导流板下方的所述箱体的底部整体作为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双禾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双禾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2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