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0378.2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2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王安康;苗典远;孙长利;韩雪剑;王福学;佟新宇;杨俊成;陈佩华;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5/00 | 分类号: | E21B35/00;B65G47/74;B66D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火 筒运移 机构 采用 井口 抢险 装置 | ||
1.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配重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架和辅助支架,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引火筒顶部铰接的铰接连接件,主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配重结构;所述辅助支架与主支架连接,辅助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引火筒连接,辅助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件呈“U”型,该铰接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臂,两连接臂的尾部与一基座连接为一体,该基座与主支架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臂之间的间距要略大于与其配合的引火筒筒壁的外径,以使引火筒能够置于两个连接臂之间,并且在两个连接臂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栓孔,用于与引火筒通过悬挂螺栓实现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呈倒“L”型,包括水平支撑臂和竖直支撑臂,其中,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外端用于连接引火筒,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竖直支撑臂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竖直支撑臂的底端用于支撑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的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采用卡箍结构,该卡箍结构能够卡合形成与所述引火筒形状相适配的紧固圈,或者,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的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采用法兰和螺栓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臂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垂直于所述竖直支撑臂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竖直支撑臂本体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起吊部,起吊部包括吊环,所述吊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箱以及设置在配重箱下方的基座板,所述基座板与所述配重箱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支架的远离引火筒的一端采用螺栓的形式与所述配重箱形成可拆卸连接。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运移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运移机构和引火筒,在引火筒的顶部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运移机构的铰接连接件通过悬挂螺栓与引火筒的安装孔相铰接;在起吊状态下,主支架能在所述配重结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非起吊状态下的所述主支架、引火筒与水平地面形成三角架式结构,且所述辅助支架底部与水平地面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筒的下部筒壁上设置有辅助牵引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03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自动送料车用防堵料结构
- 下一篇:灌装封盖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