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35908.6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蓝建沥;周利国;李玮奇;陈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9/00;F17C13/04;F17C13/02;F17D1/04;F17D1/08;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pg 罐车 新型 充卸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车,具体涉及一种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一种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一气相口及一液相口,所述气相口与气相总管连接,所述气相总管与回气管及进气管连接,所述气相总管上设有气相紧急切断阀,所述液相口与液相总管连接,所述液相总管与进液管和卸液管连接,所述液相总管上设有液相紧急切断阀,所述卸液管处设有卸液泵,所述卸液管的位于卸液泵与卸液枪间的部分依次设有管路安全阀、流量计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靠近卸液泵,所述回气管与流量计间连接有回气管支管。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更高、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便于罐车整体设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车,具体涉及一种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罐车的罐体上设置有充液口、卸液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分别连接充液管、卸液管、充气管和回气管,每个管临近罐体处均设有一紧急切断阀。现有罐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PG罐车新型充卸液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一气相口及一液相口,所述气相口与气相总管一端连接,所述气相总管另一端与回气管的一端及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设有充气枪,所述回气管另一端设有回气枪,所述气相总管上设有气相紧急切断阀,所述液相口与液相总管一端连接,所述液相总管另一端与进液管的一端和卸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管另一端设有充液枪,所述卸液管另一端设有卸液枪,所述液相总管上设有液相紧急切断阀,所述卸液管处设有卸液泵,所述卸液管的位于卸液泵与卸液枪间的部分依次设有管路安全阀、流量计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靠近卸液泵,所述回气管与流量计间连接有回气管支管。
本实用新型的充泄液和进出气都靠罐体上的一个开口实现,只需要在罐体上进行气相口和液相口的加工设置,罐体上的开口数量更少,管路与罐体的连接处数量更少,能有效提高罐体的整体安全性能。同时由于只在罐体上设置两个开口(气相口和液相口),与开口连接的管路也更少,设置在管路上的紧急切断阀也更少,结构更为简单,能降低材料成本,生产成本更低。其中,充液和卸液通过液相总管进行,进气和回气采用气相总管进行,管路更少,使得罐车的空间更为充裕,有利于罐车的整体设计。其中,充液工况和卸液工况不会同时进行,本实用新型设置液相总管和气相总管对罐车的充泄液使用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卸液管搭配有应急管,所述应急管两端均与卸液管连接,所述管路安全阀和流量计相对位于应急管两端之间,所述应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在流量计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卸液时,可以打开应急管上的第一控制阀,以进行紧急气液。其中,第一控制阀用于应急管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卸液管搭配有稳压管,所述稳压管一端与卸液管连接并位于流量计和卸液泵之间,所述稳压管另一端与罐体连接,且稳压管与罐体连接处设置有止回阀,所述稳压管上还设有旁通阀的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较旁通阀靠近止回阀。通过上述设计以稳定卸液后泵的压力。其中,第二控制阀用于稳压管的通断。
作为优选,所述回气管与回气枪连接处、卸液管与卸液枪连接处均设有拉断阀。通过设置拉断阀,以避免回气管与回气枪间、卸液管与卸液枪间断开时气液的外流。
作为优选,所述气相口和液相口均开设于罐体同一侧。上述设置便于罐车的整体设计,便于所有气相管路和液相管路的安装和布局。
作为优选,所述卸液管的位于卸液泵与液相总管间的部位或液相总管或进液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卸液泵的前后两级分别设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当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所显示的压力差值较大,大于设定压力值时,可暂停卸液泵,以提高卸液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更高、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便于罐车整体设计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5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预热及缓冷功效的薄板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复合净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