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放射科仪器清洁的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8627.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18;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科 仪器 清洁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消毒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对放射科仪器清洁的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壳体,所述消毒壳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消毒壳体的顶端贯通连接,所述传动杆上端固定有提拉把手,所述传动杆下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闭合球,所述闭合球下端滑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与消毒壳体贯通连接,所述消毒壳体下端固定有密封环;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拉动提拉把手从而带动闭合球与伸缩管分离,使得消毒液经由储液腔注入至分流环内,从而均匀的湿润刷毛,这样便可以通过控制提拉把手来控制消毒液的排放量,同时在清洁仪器的过程中也可对仪器进行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消毒领域,具体是一种对放射科仪器清洁的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科技发展至今,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不损伤人体的情况下对人体的内部情况进行勘测,在医院这种科室被称为放射科,其科室内所用有多种放射类仪器,为人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放射科往往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一些病人可能会携带有传染性的疾病,而为了防止这种病人导致他人传染,在每个病人经过放射科仪器检查后往往都需要对仪器进行清洁与消毒,而目前的清洁与消毒方式大多为分开的,并且人工对于消毒液的喷洒的把握也不好控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对放射科仪器清洁的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目前对于仪器的消毒清洁工作分开完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对放射科仪器清洁的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对放射科仪器清洁的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壳体,所述消毒壳体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消毒壳体的顶端贯通连接,所述传动杆上端固定有提拉把手,所述传动杆下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有闭合球,所述闭合球下端滑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与消毒壳体贯通连接,所述消毒壳体下端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伸缩管贯通连接,所述伸缩管下端贯通连接有分流环,所述分流环外部套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固定有刷毛;工作时,手动拉动提拉把手,提拉把手运动从而带动传动杆运动,传动杆运动带动连接杆运动,当连接杆运动至与消毒壳体的顶端接触时,此时护士无法拉动,而在此过程中闭合球逐渐的与伸缩管分离,从而使得储液腔内存储的消毒液经由闭合球与伸缩管之间的空隙流入伸缩管内,再经由伸缩管流入至分流环,而密封环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消毒液泄漏,在消毒液经由伸缩管注入至分流环内后,其会在分流环内逐步流淌,并经由其内部的多个通孔注入至刷毛内,从而使得刷毛逐渐的湿润并沾满消毒液,此时护士松开提拉把手,提拉把手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这时护士再手持传动杆对放射科仪器进行清洁的同时并消毒。
优选的,所述伸缩管外部调节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分别与密封环、分流环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调节延长杆的长度便可以调节刷毛的位置,适应不同的放射科仪器。
优选的,所述消毒壳体外部固定有防滑环,所述防滑环共有五个并阵列分布在消毒壳体外部;工作时,护士手持消毒壳体,此时防滑环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帮助护士持握,从而不易脱手。
优选的,所述储液腔上端贯通连接有添液管,所述添液管与消毒壳体贯通连接;工作时,在储液腔内的消毒液用尽后便可通过添液管进行补充。
优选的,所述消毒壳体外部且靠近密封环的一侧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端固定有电源开关,所述安装环内部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下端固定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内部固定有紫外线灯泡;工作时,手动的拨动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在被拨动后,蓄电池与导电块之间的电路被接通,从而此时蓄电池内的电流变流流至导电块内,使得导电块通电,导电块通电使得紫外线灯泡同步通电运行,进而产生紫外线,紫外线可以有效的对放射科仪器的死角位置进行消毒杀菌。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泡外部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消毒壳体固定连接;工作时,防护壳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护紫外线灯泡不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8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科医用防X光线护目镜
- 下一篇:一种氢溴酸吸收塔